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在持续快速推进。我近期应邀在一个对华重要贸易伙伴国的议员聚会上介绍当前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四条主要路径,即:
从海外进口满足中国国内需求
向海外出售中国制造的产品
中国资本投向海外
中国公民出境创造服务需求
1.从海外进口满足中国国内需求
我观察到的趋势:
中国从对基础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转变为对农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张,表明国内食品供应不足,至少安全食品的供应肯定没跟上。
城市中产阶层希望家人吃上安全可靠的食品。他们偏爱海外进口食品——由海外生产,通过电商网络直接配送上门。
这一趋势催生了众多全球供应热点,例如:阿根廷、俄罗斯、东欧出口谷物;新西兰、澳大利亚、西欧出口乳制品;美国、巴西出口大豆;美国、智利出口水果;东南亚出口水产品。
除此之外,存在着为本国农业引进新技术的需求。新出现的大规模农场有能力投资机械化、先进的种子、肥料和灌溉技术。许多企业前往以色列考察,寻找所需的技术。
2.向海外出售中国制造的产品
我观察到的趋势: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趋于平稳,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企业日益将海外项目视作释放国内产能的途径。“一带一路”及相关融资项目提供了政策和行动方面的支持。在高速铁路、发电站、道路、港口、机场等领域,越来越多精于管理的中国企业交付了世界一流的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趋势则是,中国最顶尖的民营企业正致力于推动出口增长,其目的并非为了守住现有地位,而是为了维持过去的高增长率。与此相关的产业众多,包括建筑机械、包装材料、医疗器械、低压电子、汽车零配件等。这些企业的生存之道并不是将成本降到业内最低。它们拥有知识产权,成为国内跨国企业的供应商,也经历过激烈的国内竞争,依靠极其迅速的产品创新占得一席之地。其中大部分目前都服务于企业客户,但也有一些消费电子和移动科技公司成功开展了面向消费者的业务。
这些民营企业为何现在走出国门?首要原因是它们立志高远。这些在本国市场数一数二的企业志在跻身全球前三。此外,由于国内市场的增长不复过去那样容易,同时它们也认为经历过与跨国企业竞争的考验,已然做好了走出去的准备。最后,有些企业希望拓展自身能力(例如提高生产率、优化设计)和知识产权,全球化将有助于降低获取此类能力和知识产权的难度。政府的支持只能排在上述因素之后。
民营企业在内生性扩张过程中通常会设立全球总部,作为吸引海外人才的基地。香港对不少企业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但也有一些企业将目光投向其他地区。
相对于上述企业的愿景而言,内生性增长通常被视为过于缓慢,因此许多企业在寻找收购机会。
3.中国资本投向海外
我观察到的趋势:
中国资本投向海外,不外乎以下几种去向:收购企业、收购地产(企业或个人收购)和投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海外投资总额有可能高达5000亿美元。
中国企业正在寻求收购有助于扩张自身国际业务的资产(例如销售渠道和服务型组织),它们也希望获取能用于中国市场的知识产权。它们越来越多地采取对目标公司干预较少的收购方式——投资于业绩良好的企业,无需紧密整合即可改善自身业务。
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也在寻找能够引入国内,并实现规模化的海外企业。有许多投资目标位于以色列、英国等多个国家。
为了实现资产多元化,中国保险业巨头纷纷收购海外地产,主要是一线城市。平安和安邦是其中的先锋。
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行业,随着国有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力,其带去的国家资金也随之增长。此外,中国的民营地产开发商也在寻求承建海外项目(例如住宅地产开发商万科、写字楼开发商SOHO、产业园开发商华夏幸福基业)。中国开发商非常善于为开发项目招揽中国租户,因而对项目所在国很具吸引力。
4.中国公民出境创造服务需求
我观察到的趋势:
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亿。数百万中国学生留学海外。海外务工人员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希望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从酒店到零售,再到旅游体验的各类服务,这种愿望日益强烈。而游客在旅程中体验了异国他乡的产品和服务,回国之后常会希望购买原产国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即便是海外的小企业,也需要明确如何才能方便中国人长期购买自己的服务和产品。中国电商领军企业以及新兴的自贸区很重要。
***
中国企业的日益全球化正在对全球竞争对手形成越来越大的价格与利润压力。后者应当效仿前者的某些最佳实践,剔除消费者并不重视的元素,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保持自身的传统优势。
如果你是客户,那么需要适应新兴的供应商。各国政府则需要在鼓励中国投资和支持本土传统企业之间获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