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人口已经超过70亿,联合国专家认为,此时已经到了人类“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时刻”。同年12月,各国政府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了《巴黎气候协议》。
这是一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威胁的全球性协议,它将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集结起来去完成一项共同的事业:力争将本世纪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之内。
在2019年9月的气候行动峰会上,65个国家和主要地方经济体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70个国家宣布启动国家行动计划,100多位商业领袖采取了具体行动,旨在推动实现《巴黎气候协议》目标,加快从灰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中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碳中和”就是“净零排放”,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目的是维持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相对平衡,温升不再发生变化。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逐步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也是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的标志。
作为碳排放最主要的场所,城市应该怎么做?在全球低碳背景下,城市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指状系统”
争创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
在竞逐“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众多城市中,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逐渐崭露头角——还有两年多时间,哥本哈根就将成为“全球首个碳中和城市”。
自2009年哥本哈根提出碳中和目标后的10年间,其城市人口增加近20%,碳排放量却从230万吨减少至140万吨。这意味着人口不断增加,碳排放却在急剧降低。
哥本哈根的秘诀之一,是通过“指状”公园系统助力城市产业转型,引导市民低碳出行。
哥本哈根地处北欧,20世纪初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哥本哈根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但城市发展规划不力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城区及周边地区展开各自为政的发展,城区无序蔓延,临城而建的制造业逐渐摧毁城市环境;同时,老城过度保护、居住环境恶化与汽车普及形成“合力”,致使富裕人群、中产阶级向自然环境优良的城边聚集,巨大的通勤潮汐加剧城市交通负担。哥本哈根逐渐形成强边缘弱中心的结构,一度沦为北欧各国中首位度最低的首都。
哥本哈根是一个密集型的城市,整个城区成手掌形。为控制城市蔓延,并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1947年首次提出了“指状规划”。规划中,“手指区”是对老城区的保护,承载着城市发展方向的思考,而“指间绿楔”则考虑了市民休闲需求。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制造业大迁移,进一步加剧老城的衰落。作为应对措施,政府大力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1974年大哥本哈根委员会发布新的“指状规划”:以老城区为核心,通过放射状交通与大哥本哈根区域形成联动发展。1992年,采用TOD模式的指状交通网得以确定,并生长出第六条指状网络。
TOD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该模式强调以车站为中心,步行尺度半径400米-800米,步行5-10分钟,设立工作、商业、居住等功能,核心是构建功能完善的站前区域。至此,由掌心绿道、指间绿楔构建的指状公园系统成形。
掌心绿道依托老城区绿廊体系,构建低碳生活网,这成为城市今后发展创新经济的必要条件;指间绿楔重塑城市生态多样性,承载着大众性户外活动,这也成为目前城市碳补偿能力的最主要区域。同时,2025年前种植10万棵新树的目标再次提升了绿楔的碳补偿实力。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哥本哈根以市中心为出发点,按手掌五指方向延伸展开,将公共交通放到指状上面,有效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全城由5条交通干线及两条环线沟通,造就了风光独特、海岸纵横、河道蜿蜒、绿草茵茵,同时汽车如流、游船如梭,繁忙而有条不紊、繁华而不失宁静的哥本哈根。
现在的哥本哈根是北欧的大门,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首都之一,更是旅游和娱乐的天堂,她拥有20多座博物馆和10多个风格各异的公园,还有号称世界第一条步行街的斯特洛伊艾。2008年,哥本哈根被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2012年被《生态学家》杂志评为“欧洲最时尚环保城市”。
瑞典丹麦法国
低碳城镇各出奇招
在北欧,“全民绿色交通”已经践行了几十年,而全民绿色交通首屈一指的城市要数哥本哈根。哥本哈根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节能建筑等多个方面推行低碳理念。随着哥本哈根经济不断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却保持在较低水平,创造了减排与经济发展融合的“哥本哈根模式”。
丹麦总人口550万,自行车数量却多达400万辆。哥本哈根坚持不懈地推动城市自行车交通复兴,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成为欧洲的“绿色首都”和“自行车之都”。
哥本哈根模式在欧洲并非个案。当“低碳经济”模式一经推出,欧洲发达国家纷纷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并积极调整政策导向,以抢占低碳经济的先机和制高点。特别是近年来,以瑞典、丹麦、法国为代表的国家加快创建生态低碳城镇,从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生活、生态等方面探索新的低碳发展模式,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地区,也是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地区。上世纪70年代,瑞典、丹麦、法国三国率先探索能源转型,能源低碳化水平走在了全球前列。2015年,瑞典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仅为32.1%,而法国核能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为41.1%。除了在能源供应侧采取措施外,三个国家还积极采取行动促进需求侧的低碳发展,尤其是将低碳城镇创建作为抓手,探索实践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自上世纪90年代,瑞典开始打造以低碳、零碳为建设理念的低碳示范城镇。哈马碧社区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城区东南部,这个地区过去曾是一处非法的小型工业区和港口,有许多临时搭建的建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后来,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开始对这个地区进行改造,它被设计成一座高循环、低耗能、低碳排放的社区。在这里,城市功能、交通、建筑和绿地、水循环、能源和垃圾处理被纳入到一个有机的系统里。因为其成功的环保理念,它也成为全世界建造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典范。
法国于2008年10月22日启动了国家生态城市发展项目,目的是促进全国性大规模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在全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实现建筑、社会和能源领域的创新。
法国的生态城市强调在现有的城市地区内部或接邻城市的地区进行开发建设。近期,法国又公布了一项总投资额300亿欧元的“法国2030投资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在半导体、生物制药、核能、新能源汽车、农业技术创新和林产工业等领域推动生态转型及科技创新,致力于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5年的基础上减少35%。
在产业转型和产业拓展中,很多城市都瞄准了绿色与新能源相结合的这条赛道。斯德哥尔摩推行了非常务实的碳中和战略,优先在环境与能源领域实现低碳,带动服务业发展,保护制造业渐进式转型。在城市环境方面,斯德哥尔摩发布“斯德哥尔摩公园计划”——公园、绿地要成为公众生活品质的载体。市内90%住宅实现300米范围内可到达公园绿地,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服务业发展。
街区改造以人为本
把城市还给生活
Strget大街是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1962年的一天,这条街道的功能被彻底地改变了,从这一天开始,这条仅11米宽、1.1公里长的街道从单行机动车道被改为了步行街道,一个城市的蜕变就从这条街道开始悄然发生。
60年后的今天,哥本哈根被英国Monocle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也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Strget大街是第一条以减少市中心区域汽车出行为目的而改造的街道,也是哥本哈根市政府试图开始改变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推行这一举措的目的除了改善城市环境,还希望通过改变街道环境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城市改造的任何一项新的尝试,都会伴随着反对与支持的两种声音,哥本哈根也不例外。尽管最初伴随着哥本哈根市民强烈的反对声音,市政府还是执行了这一尝试性的举措。一年之后的结果表明,人们购物的频率也随着路边店铺的改造而提高,街道的环境氛围也因此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活力,人们步行出行的比例较上一年提高了35%,这样的景象无疑是对这一尝试性举措的巨大激励和认可。3年之后,这条街道被确定为永久性的步行街道,成为经典案例。
Strget大街改造成功之后,没有机动车打扰的公共空间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欢迎,由于人们到访频率的增加,也给街道店铺带来了很多的消费者,人们开始享受这种没有汽车噪音和尾气污染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活,城市的活力开始回归。
在1962年到1996年间,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4条街道和8个广场均被改造成了禁止汽车进入的区域,该市的步行区域面积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6倍。同时,该市的停车空间以每年3%的比例减少,同时逐渐提高停车位的收费标准,以减少小汽车出行,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大部分市民认可。2012年调查显示,50%的消费者是以步行和自行车的方式到达,36%的消费者使用汽车到达。
有生活气息和有活力的城市环境,让人们更愿意在这里花更多的时间驻足流连,也因此带来更多消费的机会,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使人们愿意以步行和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的方式抵达市中心。截止到2012年,哥本哈根市民上班通勤使用的出行工具中,汽车出行比例为25%,自行车出行比例为36%,公共交通为33%,步行出行为6%。
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在欧洲并不少见。英国于2008年提出生态城镇建设目标,该生态城镇要求至少包括5000~10000个家庭,要配置括学校、商店、办公、娱乐等服务设施。生态城镇30%-50%的住宅应为低价或廉价住房,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生态城镇对交通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功能混合的社区,提高步行、骑车和公交出行比例,使居民在10分钟内能够到达发车间隔短的公交站点或社区服务设施。同时,在绿色基础设施方面,要建设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保证绿色空间面积大于40%,其中一半是公共绿地。
结 语
低碳发展战略追求在能源、环境领域大力减排,为制造业转型保驾护航并重塑核心竞争力,实现的是总体减排、局部腾挪。“30达峰、60中和”的倒计时,众多制造业城市的转型步伐愈加紧迫。理解生态与新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碳中和路径,才能为城市践行低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