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之“源”
——谨以此文献给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暨建设中的产权交易资本市场
(三)
王双林
三,续谈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资源配置
《试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之"源"》系列,旨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伟大实践,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为背景,以产权交易领域的基本问题为对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话语体系,追述产权交易活动、感悟产权交易制度、认知产权交易主体、辨析产权交易方式、见证产权交易市场。循着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起源问题、到本源问题、再到资源问题的思考脉络,对应形成探讨文稿三个篇什。第一篇,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来自哪里”;第二篇,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为了什么”。
就上述两篇概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的源流是贯通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有它的本源存在,也都有它的流程轨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本源的源头,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制度在其奠基时期,当新民主主义社会通过“一化三改”(注19)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就触发了产权变革、产权转移、产权配置的原始资本需求。当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阶段后,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体制向商品经济体制乃至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此过程中,产权运营、产权转让、产权交易等现代金融需求得以充分孕育并不断涌流。随之,产权交易这种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战略资源同时也成为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手段;并且,其作为金融资源和金融资源配置手段的特质与地位也日益显现出来。
于是,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回望过去,视野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可以这样描述:它源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取道现代金融一般规律、融入改革开放历史进程、追随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俨然以新生事物的成长状态一路走来,踏过坎坷,沐风栉雨,铿锵有声。
作为前述两篇的续篇,第三篇拟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资源配置”这个命题,学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金融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金融工作的部署,探讨如何把握产权交易的资源配置属性;换言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属性如何”这个重大现实问题。
1.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要素资源配置: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关于“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笔者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上述两个重点及其五个目的里面,蕴含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作为要素资源配置的属性和取向。
一是,产权交易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服从服务于以下“六个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是,完善产权制度必然要求完善产权交易制度。既包括在宏观领域完善股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交易制度,也包括在微观领域完善产权交易场所、交易设施、交易流程、交易方法。
三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必然要求产权交易以生产要素配置为重点向全要素配置拓展。包括对于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现代企业制度资源的配置,都应当进一步引入市场化配置机制。
四是,完善产权交易制度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五个目的,指向精准同时又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其中,产权有效激励是基础,要素自由流动是布局,价格反应灵活是关键,竞争公平有序是保障,企业优胜劣汰是常态。
五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必须关注关键领域。即,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六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也要兼顾相关领域。即,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
2.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金融资源配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资源”和“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论述
在2017年7 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党和国家金融工作四大原则,和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三项重点任务。其中有关“金融资源”和“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论述,是把握产权交易属性的基本遵循。
关于金融资源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关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要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关于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金融资源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关于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关于金融资源配置的监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
关于金融资源配置的安全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金融工作四大原则中,多次使用“金融资源”这个概念,反复强调“金融资源配置”相关理念,赋予“金融资源”概念和“金融资源配置”理念以鲜明的当代内涵、全球定位、中国特色。这既表明金融资源的战略性质和意义,又蕴含产权交易从属金融资源的功能定位。
3.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战略资源配置:学习领会党和国家金融工作的重大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党和国家金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其中关于建设金融及资本市场体系的部署,赋予产权交易以战略资源的取向和定位。
第一,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资本市场。 2015年 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产权交易资本市场”这个重大概念。在理论上,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属于全体人民所有的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产权交易与资本市场对接起来,彰显了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性质。在实践上,将产权交易与证券交易统筹于资本市场布局之中,共同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以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其中,“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变现的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和行业。”这段论述界定了产权交易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主体功能,即“市场化配置国有企业资产、实现资本形态转换”的功能。围绕《意见》的上述精神,2017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郝鹏书记在听取巡视工作汇报时,就中国产权协会党的建设工作作出了指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产权交易清晰化、透明化,公正公平,通过交易市场体现国有产权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产权协会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完善做好。”在这里,郝鹏书记基于国务院特设机构的基本职能,并着眼于监管职能向以管资本为主进行转变,既阐释了国有产权交易面向资本市场的价值取向和取位,也指出了中国产权协会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推进产权交易“清晰化、透明化,公正公平”。
第二,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实体经济。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此后不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十三五”时期,应着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功能,优化企业债务和股本融资结构,使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显著提高。预计从2014年到2020年,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将从17.2%提高到25%左右,债券市场余额占GDP比例将提高到100%左右。”
第三,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普惠金融。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李克强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国家层面确立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明确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第四,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统筹协调监管。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便是加强统筹协调监管的重大举措。2017年1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作为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开始履行职能。据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后发布的新闻称,其主要职能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重大事项,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
第五,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全球金融治理。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主要经济体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做法是统筹监管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尤其是负责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审慎管理;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重要的支付系统、清算机构、金融资产登记托管机构等,维护金融基础设施稳健高效运行;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通过金融业全覆盖的数据收集,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指出,金砖国家要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经济金融机构等框架内协调和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指出:“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也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金融资本过度逐利、金融监管严重缺失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倡导全球金融治理,彰显金融治理的中国理念,同时为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全球金融治理提供了行动指南。
4.解析金融资源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的若干原理
传统经济学、金融学往往将资本或资金简单地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历经亚洲金融风潮、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挑战,传统金融观的影响力渐次淡出,且逐步让位给金融资源学说。而就金融资源学说的研究与应用的深度和力度来说,我国理论界学术界独树一帜、领先全球。其核心观点如下:
――金融是资源,是稀缺资源;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最基本的战略性资源和社会资源。
――金融资源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性资源,即,广义的货币资产或资金。第二层次为实体中间性资源,即,金融组织体系、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体系。第三层次为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即,金融体系作为金融资源总体在一个经济体中发挥的整体性功能。
――金融资源具有二重性,从其自然属性上看,是一种稀缺的社会性战略性资源,这种一般属性使得金融资源自动进入可持续发展函数之中; 从社会属性来看,它又是一种可以对其他所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具有配置功能的资源;它既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同时又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金融资源的开发应当纳入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巨大系统之中,必须遵循协调运行的规律,以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为标准。这种特殊属性使金融资源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注20)
借助金融资源学说中“三个层次”、“两重属性”等核心观点,可以断言产权交易具备金融资源的基本属性,也可以确认产权交易在总体上属于“实体中间性资源”和“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以此为前提,还可以从四个维度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资源配置这个问题。
第一维度——产权交易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资源配置的总体特征。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内的公有制经济,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包括以国有资产投资举办的企业、事业及社会团体的在内的国有经济,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由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核心是对经济社会秩序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做出明确规定,即所有制。所有制的核心则是产权。产权交易的总根源在于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又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重申“两个没有变” (我国仍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强调“三个牢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为将“两个没有变” 、“三个牢牢”转化为产权交易领域的实践,首先,产权交易必须继续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其次,产权交易应当更加致力于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重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再次,产权交易可以继续向民营企业延伸;助力民营企业配置好所占有的我国40%的资源,创造60%以上GDP,贡献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80%以上的就业岗位(注21)。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应兼顾林林总总、方方面面的利益主体,促进各类资源跨所有制、跨产业行业、跨经济组织大规模流通运动,并趋向于所谓“帕累托最优”式的有效配置。
第二维度——产权交易将人民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信用载体和价值符号。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资源配置的国家特征。
人民币是我国的主权货币。中央政府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做出货币总体战略和规划。人民银行从专业角度实行货币发行和管理。尽管目前人民币还不是通用的国际结算货币,但正在逐步走向国际,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语境中的货币指的是主权货币。通常来讲,任意一宗产权交易项目,无论是权益交易项目,还是实物交易项目,在其整个运作过程中都要匹配相应的货币(资金)流;价码用货币币值来表示,价格受货币市场影响,价值与货币资本挂钩;产权交易活动中的估价议价、讨价还价、竞价定价,关联并体现着货币资本流通规则。《资本论》中说,货币资本是工业化时代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待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信息技术主导的产权交易模式出现之后,便进一步促进了货币资本与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循环过程和质量,使其在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充当着"血脉"和"内生动力"的角色。
第三维度——产权交易创新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是包括产权交易在内的所有金融工具和金融要素回归本源的时代特征。
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成长的动力之源。企业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所在,也是产权交易创新价值目标所在。企业创新为产权交易提供资源,产权交易为企业创新加注血脉。产权交易本身就是企业创新的必备要素和应有之义。本文仅就五大生产要素之一——现代企业制度配置而论:国营企业制度向国有企业制度转变,突破口选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由此催生了国营企业经营权转让(含企业经营权承包)。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条件为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它同时也成为广泛兴起了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的必要条件。而股权分置、股权托管、增资扩股等产权交易的主体业务,则无不与国有企业嵌入公司治理结构息息相关。纵观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企业史,就是一部赖有产权交易参与企业成长的创业史、创造史、创新史。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产权交易充分体现了要素资源配置的属性和功能。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在国有企业实行"三去一降一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股权、债权和实物资产进场交易宗数、成交数和交易额等大幅增加,产权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第四维度——产权交易专注于实体经济的跨时空价值交易。这是产权交易联动要素资源、金融资源、社会资源乃至战略资源的业态特征。
产权交易通常把实物形态的资产、企业整体财产权利和经营权利作为交易标的物。在交易过程中对于标的物不作标准化拆分,不在单位时间段进行重复炒作。交易的流程主要是政策答询、信息披露、组织交易、产权鉴证、资金结算、标的交割、股权登记等。因此通过产权交易实现的跨时空价值,是资产和权益的实有价值,而不是虚拟价值。这是产权交易同证券交易的主要区别。产权交易对于交易结果的鉴证,相当于跨时空价值交易的凭证。这种跨时空的实有价值交易,既突破了单个资本积累、积聚的时空局限,又转换了实体经济资源的价值形态,引导资本源源注入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领域或薄弱环节。可以说,在保持资本流动性的同时又能抑制因重复炒作产生泡沫,是产权交易相对于证券交易的一种特质和优势。“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办成了。”( 注22)马克思当年作出的这个精辟论断,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适用于证券交易的资源配置功能,更适用于产权交易的资源配置功能。
5.解构产权交易行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具体实践
产权交易行业是以从事产权交易的场所为主体,聚拢具有产权交易需求的当事企业或经济组织参与的类金融服务行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关于资本市场建设、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关于社会组织改革的新决策、新部署、新举措,为产权交易行业注入了新动能,使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当中,有相当部分已经并且正在被产权交易行业的具体实践所诠释。而解构产权交易行业当前诸多具体实践,则足以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取向、取位于要素资源配置、金融资源配置、社会资源配置,乃至战略资源配置;足以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兼具多重资源属性;足以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是市场与政府联手配置多重资源的必要方式和手段。
具体实践看点之一———从产权交易行业所从事的业务及其体量来看资源配置。
进入全国产权交易行业经营范围的业务有12类,即,产股权交易、实物资产交易、诉讼资产交易、金融资产交易、环境权益交易、公共资源交易、技术产权交易、企业增资融资服务、文化产权交易、林权交易、矿业权交易和农村产权交易。
据中国产权协会秘书处统计,2012 年至 2016 年的5年间,上述12 类产权交易项目累计成交额为18.09 万亿元。其中, 2016年12类业务交易额合计7.92万亿元,成交宗数132.95万宗。与2015年度总交易额3.76万亿元相比,2016年总交易额增长4.16万亿元,年增幅110 %;成交项目宗数与2015年84万宗相比,增加48.95万宗,年增幅58.27%。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国有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完成国有资产交易金额2057 亿元,同比增长 82.6%。其中 94%的转让项目实现了保值增值,增值额达 328 亿元,增值率超过 15%。通过转让亏损企业股权实现减亏 32.3 亿元。
产权交易行业在为企业筹集资本提供服务方面崭露头角,在服务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去杠杆、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资本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具体实践看点之二———从产权交易行业经营案例所体现的服务特色来看资源配置。
中国产权协会先后于 2011 和2013 年组织产权交易行业开展了两次经营案例评选活动。它对于反映产权交易行业经营状况、总结产权交易行业自律经验、提升产权交易行业建设水平,起到了促进和引领作用。
在前两次案例评选活动的基础上,中国产权协会将2007年第三次案例评选活动冠名为“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明确其主题为“增资业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在于通过发掘、提炼增资案例,总结交流增资业务经验,加强产权交易功能创新,增强产权交易的增资融资功能;促进产权交易行业服务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次案例评选活动评定并授奖10 个最具影响力增资案例和20 个典型增资案例。每一个获奖案例所展现的增资题材,对于当事企业来说就是一宗资本投资经营项目,对于产权交易场所来说就是一单资源配置业务。因此,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第三次典型案例评选结果,集中体现了产权交易行业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取向和行为特征。上述获奖的30个经营案例与产业(行业或企业)的对应情况如下:7个案例来自能源和制造业,6个案例来自金融和类金融业,5个案例来自科技与信息业,5个案例来自物流电商消费业,4个案例来自基建(房、地、路、桥、功能园区)开发业,2个案例来自文化企业,1个案例来自民营(制造)企业。
上述获奖案例表明,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引领下,在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的支持下,产权交易行业蓬勃发展。产权交易行业紧紧把握历史机遇,积极为国有企业“三去一降一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并购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组合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服务,强化融资功能,大力拓展增资业务并取得扎实成效。
具体实践看点之三———从产权交易行业的执业和从业阵容来看资源配置。
为了满足产权交易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中国产权协会引导产权交易行业,面向市场主体大力发展会员队伍,扩大执业和从业阵容。聚拢了行业资源,完善了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主体结构和服务体系,同时将各类市场主体纳入社会组织综合治理体系,为加强行业自律、落实风险防控举措、推动市场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
响应国务院国资委资本投资公司和资本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组建了资本投资运营专业分会。该分会吸收中央和地方资本投资公司、资本运营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 60 多家企业加入。
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产权交易市场会员管理的要求,组建了市场服务专业分会。该分会有从事产权经纪、评估、法律、财务等与产权交易业务相关的40多个服务主体加入。
根据国资委有关部门的建议正在筹建董事分会。此举关乎高层次人才资源配置。拟将搭建一个中国特色法人治理理论和制度的研究平台,建立一支中国特色的职业化、国际化的董事队伍,通过引进和完善董事制度促进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综上,中国产权协会会员队伍由2011年初成立时的66家,到2017年10月增加至260家。其中,协会本部会员总数达到 150 家。
具体实践看点之四——从产权交易行业的支撑体系来看资源配置。
产权交易行业的支撑体系是资源配置手段的具体体现。围绕《全国产权交易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行业支撑体系建设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理论体系建设——开展《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特质属性、功能定位与支撑体系实证研究》,40 家产权交易机构参与课题研究。完成了10个子课题、2个分课题和1个总报告,2007年底结题。
制度体系建设——制定了《国有企业增资信息发布格式文本》,起草了《关于企业增资业务行业规范和收费标准》、《协 会行业信用承诺公约》。
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商务部、国资委授权,经过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专家委员会评定,15 家产权交易机构获得 3A 资质,8 家机构获得 2A 资质。
信息体系建设——启动“全国产权交易行业信息 化综合服务平台”,并与数十家产权交易机构的业务数据对接。
服务体系建设——吸收从事产权经纪、评估、法务、投顾等11个大类的市场服务主体加入市场服务专业分会,以更好地配合产权交易机构进行市场服务。
具体实践看点之五——从产权交易行业的区域性功能来看资源配置。
目前,中国产权协会本部会员分布在全国73个大中城市,注册地覆盖34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产权交易机构的这种布局与所在各个区域综合资源禀赋有关,也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关。由此导致全国产权交易行业在资源配置功能作用的发挥上,既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又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兼有区域性。所谓兼有区域性,即是说,产权交易行业在从事跨区域、跨自然禀赋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在为属地资源配置服务。
首先,产权交易行业增强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经过历时3年的整合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国有产权交易成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4个主要板块(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与矿业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之一。国有产权交易的3大类重要数据——项目挂牌信息、交易过程信息、成交结果信息接入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其中,通过“全国产权交易行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导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产权交易机构达31家,导入交易业务系统10余个。国有产权交易规则、流程、专家库、投资人库等资源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各相关方所共享,呈现出了公共资源配置与国有产权交易同步优化的新局面。
其次,产权交易行业增强了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区域性股权市场定位于服务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私募股权市场和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其运营机构负责组织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活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自律管理,保障市场规范稳定运行。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此类运营机构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行政区域内设立或整合为1家。目前,已经有8家省级产权交易机构主导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运营。
再次,产权交易行业增强了是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的功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定位于为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交易提供服务的平台,主要包括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所)。与整合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有所不同的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运营机构数量及层级的设计、设置向微观倾斜,全国范围各县(市)行政区划中多有布设该运营机构的先例。中共十九大宣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将使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渐成规模。在传统产权交易机构框架下打造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为产权交易行业的亲农、为农、支农、惠农善举;此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力印证、创新演绎、生动诠释等,此处自不待言。截至2017年末,省级产权交易机构中兼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机构职能并开展业务的,计有9家。
注19: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注20:有关金融资源学说的更多内容,可参阅以下著述。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导论》、《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比较》。曹尔阶:《资本是个好东西》。张荔等:《金融资源理论与经验研究》。常修泽:《广义产权论》。
注21:数据引自人民政协报2017年10月27日文:《十九大为民营经济指明发展方向》。
注22:引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54页。
(本文作者为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副秘书长)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55770号-1
Beijing TransVentur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地址: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北京市大兴区新源大街25号院恒大未来城7号楼1102室
北京市海淀区西禅寺(华北项目部)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R2-B栋4楼12室
深圳市福田区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汕头市龙湖区泰星路9号壹品湾三区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