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13681114876

转创
| 地理标志农产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转创 > 科研创服 >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农产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樊立惠 王鹏飞 张加华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100048)

摘要: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探讨了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分类讨论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及如何通过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农村空间商品化的进程。结论认为:①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变化由波动向趋稳发展,果蔬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水产地理标志农产品稳中有升。②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东南半壁地理标志农产品更为密集。果蔬粮油、畜禽养殖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较为均衡。③以全国7分区为单元,西南区、黄淮海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多,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均较丰富;东北区粮油棉麻地理标志农产品最多,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干果、牲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较多;华南区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均不突出;青藏区多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少。④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的因素包括气候、农业发展历史、自然区位、经济、交通、消费市场等。⑤针对果蔬粮油、养殖业、林业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特性提出相应意见。

关键词:地理标志农产品;时空分布;农村空间商品化;影响因素;中国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渗透,城乡要素交流不断加强,市场关系向农村活动推进[1],包括利用“农村印象”销售农产品与其他商品(如旅游活动、农村房地产投资与租赁等)等方式[2]。农村空间承载商品活动或土地本身成为已开发或待开发的商品,农村空间的商品化现象[3]引起农村研究人员的注意。中国农村地区资源丰富,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农业区划多样,地域特色明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产品品牌认证是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标志[4]。建设与保护农产品品牌,有利于优化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增加农产品溢价,深度拓展农村空间生产功能,并带动区域一二三产业融合,丰富农村地域功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由政府主导,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即“三品一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多数为农产品。

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以特定的地理属性为基础,强调农产品生产的特殊地理属性,地域性特征明显。同时具备特定的品种、品质、人文历史及生产方式,突出生产地土壤、环境、文化等特色,以区别其他地域农产品,进而受到国家的保护,其结果是提升了商品的附加值,并将销售市场定位为高端市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特定属性为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5]。地理标志彰显国家、地区文化身份,使国家(地区)的自然财富和人口技能提升成为可能。若使用和保护得当,地理标志能够成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有效营销工具[6]

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建立品牌效应,可有效缩短消费者的认知过程[7],以便于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交易。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作用是最小化消费者的搜索成本[8]。声誉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经济实质[9]。地理标志为基于特定地理来源的传统和文化产品创造了溢价。地理标志溢价支付意愿随消费者个人特征、习惯、认知、信任及文化历史体验等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0]。农村基础设施和物质投入、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实现以地理标志品牌效应为手段,提升农村发展水平的先决条件[5]。后期,通过扩大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数量等行为为农户增收、脱贫致富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保障[11]。已有研究认为,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地理标志支柱产业,可针对性地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智力精准扶贫工作[12]

然而,在国际层面上,除了葡萄酒和烈酒外,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远远不够,导致滥用地理标志的事件经常出现[13],地理标志集体声誉衰退现象较严重[9]。并且,地理标志产品被视为在更广泛的框架内为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社会经济和文化保护目标服务的工具,而当前在国际上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理由是纯粹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主义观点[6]。地理标志文化认识到农产品的价值,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生产文化[14]。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功利主义可作为当前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的基本依据[6]。由于地理标志具有公共资源性,致使其易于陷入本地 “公共地悲剧”困境[15],其“俱乐部”性质亦会导致产地外生产者“搭便车”的现象[16]。此外由于特殊地域属性和认证管理部门不一等因素,中国地理标志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出现多种尖锐问题[17]

与此同时,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的生命和安全受到威胁。更为严重的是,近两年学者及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关注度远不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18]。自1990年开始,研究多集中在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地理标志保护与产业发展、经济效益、消费者与生产者行为[19],或者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历程及法律保护层面[20]等,多以事实描述与政策性建议为主,实证方法多采用Logistic模型与统计描述,欠缺基于地域差异的分析[17,21]及基于农业区划单元的发展政策探讨。为拓展该领域的广度与深度,本文以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数据资料为依据,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以胡焕庸线、综合农业区划为视角,分类探究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实践为例,得出如何借助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农村空间商品化进程。

2 数据来源

地理标志数据来自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统。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及保护管理体系涉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类,因此该部分数据包括以上3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截至2019年6月24日,全国分布有2 63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涵盖种植业、畜牧业与水产业3类。其中,种植类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果品、茶叶、中药、油料作物、棉麻与花卉苗木等;畜牧类产品包括肉、蛋、奶、蜂及其他畜牧产品;水产品以水产动物为主,还包括少量水生植物与水产初级加工品。在种植业分类中,以马铃薯和甘薯为代表的薯类作物虽然属于粮食作物,但因长期在蔬菜市场批发零售,从属于蔬菜类。茶叶类,包括所有用叶、芽、植物花、种子制作的草本茶。为更加突出农产品的地域性属性,本文研究对象限定为初级农产品。数据不包括绝大多数加工农产品,如体现文化和历史积淀的特色小吃与手工艺术制品及白酒、葡萄酒与其他饮品等,全国总数极少且依赖本地特殊的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如海盐、矿泉水、煤、炭、黑泥)及对技术要求较高、带动农业农村发展低于带动城市发展效率的医药制药地理标志农产品。

参考2015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对农业分区的划分,因本文研究范围不涉及海洋渔业区范围,文中农业分区不包括海洋渔业区,限定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西北及长城沿线区、西南区、青藏区7大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研究范围为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共计2 389个县(市、区)。

3 地理标志农产品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地理标志农产品时空分布格局

3.1.1 地理标志农产品变化由波动向趋稳发展,果蔬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多,水产地理标志农产品稳中有升

2008年至2019年上半年,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均呈现波动性,但果品、蔬菜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始终较多,且波动性较为显著。2008年,首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公布,总体而言,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少,果品、蔬菜、粮油棉麻产品相对较多,畜类产品紧跟其后且相对其他产品较多,也证实果蔬粮畜的市场消费需求地位。2009年果蔬粮畜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下降,而其他农产品数量缓慢增加,而后历经“两升两降”,果蔬粮畜、水产业及花卉苗木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于2010、2013年集中大量申报成功。

2014—2016年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变动较为平缓且数量均较少,2017—2019年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缓中有升。自2009年,水产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已超过畜类产品数量且稳中有升,仅次于果品与蔬菜类,可见中国河海与湖泊资源已逐步得到开发。中药地理标志农产品亦呈稳中有升态势(图1)。

图1 2008—2019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增量变化情况

3.1.2 种植业地理标志农产品更普遍,东南半壁地理标志农产品更密集,水产养殖地理标志农产品集中于东部沿海

根据消费习惯、农产品属性及布局影响因素等原因,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分为果蔬粮油、养殖业、茶花树中药3大类,其中,养殖业又分为牲畜蜂蜜与水产两类。从相关理论与社会实践角度推测,人口分布与农产品分布应呈一定程度相关性。国家宏观层面上,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量对比悬殊,东部沿海人口密度尤其集中。而胡焕庸线两侧的地标农产品分布规律为:①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半壁区县内各类地标农产品更为密集。②果蔬粮油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较为普遍,其次为畜禽蜂蜜养殖业、茶花树中药农产品。③东南半壁,尤其是东部沿海与江、河流域区县,水产养殖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最为集中,而西北半壁数量极少,这与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关系较大,受外界人为影响有限。地理标志农产品最集中的区域集中在山东、湖北、重庆、辽宁、福建5省。

3.1.3 西南区、黄淮海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多,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丰富;青藏区多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少

在粗略探讨大类划分地理标志农产品类型在胡焕庸线两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分解为11聚类。西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各县(市、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在1 000个以上,大部分农产品种类均位于7区前列。西南区粮果蔬、畜禽、茶、中药、蜂蜜蜂胶、花卉苗木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最为丰富,仅水产养殖较为薄弱;黄淮海区适宜发展果蔬、水产、干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蜂蜜蜂胶相对较少;长江中下游区水产、茶叶、蔬菜、禽类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对较多(图2)。

其次,总数在500个以上的分区依次为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华南区、东北区,青藏区仅为218个。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干果、牲畜、瓜果、粮油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较多,茶叶、水产、禽类数量少;华南区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均不突出,瓜果、茶叶相对较多;东北区粮油棉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多,其他类别地理标志农产品均较少;青藏区多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少,仅蜂蜜蜂胶、牲畜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相对较多(图2)。

图2 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在7大农业区划内的分布

2015年,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通知,根据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量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与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与保护发展区。虽然青藏区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生态十分脆弱,综合农业区划定位为青藏(农)牧区,为农业保护发展区,适当发展生态草牧业。西北半壁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大体位于二级阶梯,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农业生产特色鲜明的优势并未完全发掘,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对较少。优化发展四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及华南区)与西南区基本上均位于东南半壁。优化发展四区生产条件好,潜力较大,是中国农产品主产区,西南区农业资源禀赋较高,气候适宜,部分区域小流域资源较为丰富,突破本身承载力有限的缺陷。

3.2 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的影响因素

3.2.1 果蔬粮油地理标志农产品受气候与种植历史影响较大

粮油棉麻、蔬菜、瓜果是中国最普遍的大众消费品,流通量、销售量、交易额占农产品总量比例大。全国瓜果类、蔬菜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多,粮油棉麻类次之。全国范围内,蔬菜、瓜果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粮油棉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农业分区中,蔬菜、瓜果地理标志数量普遍高于粮油棉麻数量,并且瓜果多于蔬菜,仅东北区出现粮油棉麻>瓜果>蔬菜的情况,长江中下游区蔬菜数量多于瓜果。西南区、黄淮海区瓜果、蔬菜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最为丰富(图3)。由于生长环境不同,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干果地理标志农产品最多,而鲜食瓜果地理标志农产品最多的分区为西南区。这与当地的气候与种植历史密切相关。

图3 中国农业分区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粮蔬果)

3.2.2 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开展水产养殖,畜禽、蜂蜜等养殖业受气候限制

牲畜、禽类、水产、蜂蜜蜂胶4类同属养殖业。黄淮海区水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多,而牲畜、禽类、蜂蜜蜂胶3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最多的分区均为西南区。在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水产养殖、牲畜养殖、禽类养殖的变化趋势基本趋同,且水产养殖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高于牲畜养殖、禽类养殖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1倍有余;但蜂蜜蜂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相差不大。在西北及长城沿线区、西南区和青藏区,水产养殖业不占优势,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少;牲畜养殖、蜂蜜蜂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均位于7大分区前3;禽类养殖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在西南区较多,其余两分区较少(图4)。水产养殖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多的县(区、市)大多位于沿海或者河水、湖泊较多的城市,如辽宁、山东、福建、江苏、湖北等。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依托天然地理优势,大力开展水产养殖业。西北及长城沿线区、青藏区身居内陆,气候干燥,分布有少量支流与湖泊,有限的水资源限制了水产业的发展;两区的生态保护作用更突出,广阔的天然草场为生态畜牧养殖打下了基础;相对于牲畜,禽类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弱,所以西北及长城沿线区、青藏区禽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少。《本草纲目·第三十九卷》记载:“蜜喜入脾,西北高燥,故人食之有益。东南卑湿,多食则害生于脾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蜂蜜蜂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分布规律。

图4 中国农业分区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养殖产品)

3.2.3 茶叶、中药、花卉苗木等林业经济作物受气候影响最大,其次为消费、交通因素

茶叶、中药、花卉苗木为林业经济作物。在西南区3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占比较大,即西南区气候更适合种植培育林业经济作物。整体上,花卉苗木与中药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区分布趋势较为相似,而二者与茶叶的地区分布趋势不同(图5)。部分花卉用途为药用与食用,归为中药类,如山东平阴玫瑰。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西南区的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占全国的92.58%。东北区没有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黄淮海区、西北及长城沿线区与青藏区拥有少量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对气候的要求较为严格。“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是南方珍贵的树木。尽管茶叶适应力极强,但欲获得较高的产量与品质,必须注意其生长与栽培的各项条件。气候是影响茶叶生产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涉及雨量、温度、海拔、风与光照等,合适的土壤亦是品质好茶生长的必备条件。花卉、盆景、名贵树种在黄淮海区、西南区分布最多,东北区、青藏区分布最少。中药在西南区分布最多,东北区、华南区、青藏区均较少。因花卉苗木本身总量较少,所以分区内数量分布较均匀。气候、消费、交通等要素也是花卉地理标志农产品布局的主要因素。

图5 中国农业分区地标农产品数量(林业经济作物)

3.3 基于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农村空间商品化提升路径建议

基于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分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促进农村空间商品化进程为导向,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种植转型,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瓜果、蔬菜的单位经济效益高于粮食的单位经济效益,尤其是随着消费者需求多元化、高品质化的发展,瓜果、蔬菜的种类和质量需求提升。市场需求倒逼农产品在原有基础上规模化、高科技化、绿色无公害化,以此提高农产品溢价。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政府、企业、当地能人应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以种植业转型谋求新发展。

(2)养殖业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统一冷链配送产业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等组成的青藏区为农业保护发展区,作为中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与三江并流区,更突出生态保护功能。在保护基本口粮田的基础上,提倡适度发展高原生态畜牧业,因此本身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并不多。为提升当地农民收入,应做好已有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维护与营销工作,并加快冷链物流产业链的网络化建设与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促进分区内其他类别地理标志农产品可借助牲畜养殖类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便车”优势,打响品牌效应,提升农村空间经济效益,加速商品化进程。

(3)水产养殖依托本地水资源,做好水资源生态保护工作是关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水产品打开市场,水产地理标志农产品因其安全高品质得到更多青睐。事实上,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1%[22],而中国水资源本身较为匮乏,且水产养殖造成的药物残留、粪便及污水等生态环境污染现象已较为明显,急需及时的处理应对对策。在水产业发展过程中,水污染防治结合与生态种养循环发展是做好水资源生态保护工作的关键。

(4)政企合作,推动“茶、花、药+旅”融合,推动农业向多功能发展。茶、花、药的经济效益已得到广泛认识。然而,县域内大面积的花卉、茶叶甚至中药种植应与旅游活动结合,但周期较短且集中,如何丰富乡村观赏性旅游内涵是重点。该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地政府应与企业多方合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领“茶、花、药+旅”融合,吸引外出务工青壮年回乡发展,农民办起农家乐,助力农业向多功能性发展,同时借助互联网与现代物流网络打通线上线下销售环节,使农民收入翻倍,农村土地的商品化性质更加凸显。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基于特定地理来源的传统和文化产品创造了溢价。深厚的农耕文化与丰富的土地资源、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促进了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不断多元化、内涵式发展。而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推进农村空间商品化进程、加速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路径之一。本文探讨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时空分布规律,分类讨论了其分布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践分析了如何通过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促进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发展。结论如下。

(1)从时间维度看,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变化由波动向趋稳发展,瓜果、蔬菜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多,水产地理标志农产品稳中有升。从空间维度看,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东南半壁地理标志农产品更为密集。果蔬粮油地理标志农产品更普遍。东南半壁,尤其是东部沿海与江、河流域内县(区、市),水产养殖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最为集中,而西北半壁数量极少。

(2)以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分区为单元,西南区、黄淮海区较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多,并且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均较丰富;凭借特色农业资源,东北区粮油棉麻地理标志农产品最多,西北及长城沿线区优先发展干果、牲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华南区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均不突出,瓜果、茶叶相对较多;青藏区多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少,牲畜、蜂蜜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相对较多。

(3)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的因素包括气候、农业发展历史、自然区位、经济、交通、消费市场等。

(4)针对果蔬粮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及林业经济作物4类不同特性地理标志农产品,提出对应的提升政策。

4.2 讨论

打造农业地理标志品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也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23]。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区域多方协商合作,建立农业合作组织,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品牌建设与维护、产业升级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确保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巩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区域地位,在保障农产品核心竞争力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初级农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的建设格外重要。再者,在产品竞争激烈的当下,优质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对研发生产技术的要求显著提高,并且要求农民经营主体通晓互联网等多项新能力,因此,吸引地方能人,留住人才,培养高素质农民十分必要。

在农村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中,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农民,农村土地也已不是单纯的居住、种植、养殖载体。在此过程中,应时刻警醒的是,生态、绿色、有机是未来农业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种养与开发(初加工)较高附加值农产品过程中,如何与周遭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及时处理潜在与初发环境问题是维护地理标志农产品价值的基本保障。此外,在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认证或类似实践以及农业农村规划工作中,切忌盲目跟风、千篇一律,应深挖自己的独特之处,如传统特色或创新文化特质等。


TESG
企业概况
联系我们
专家顾问
企业文化
党风建设
核心团队
资质荣誉
合规监管
部门职责
转创中国
加入转创
经济合作
智库专家
质量保证
咨询流程
联系我们
咨询
IPO咨询
投融资咨询
会计服务
绩效管理
审计和风险控制
竞争战略
审计与鉴证、估价
企业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
投资银行
企业文化建设
财务交易咨询
资本市场及会计咨询服务
创业与私营企业服务
公司治理、合规与反舞弊
国企改革
价值办公室
集团管控
家族企业管理
服务
数据分析
资信评估
投资咨询
风险及控制服务
管理咨询
转型升级服务
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
民企与私人客户服务
解决方案
内控
税收内部控制
税收风险管理
内控管理师
内部控制咨询
信用研究
信用法制中心
风险与内控咨询
无形资产内控
企业内控审计
内部控制服务
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内部控制智库
上市公司内控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投行
M&A
资本市场
SPAC
科创板
金融信息库
IPO咨询
北交所
ASX
SGX
HKEX
金融服务咨询
信用评级
上海证券交易所
NYSE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审计
审计资料下载
法证会计
审计事务
审计及鉴证服务
审计咨询
反舞弊中心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审计咨询
国际审计
合规
银行合规专题
合规管理建设年
海关与全球贸易合规
数据合规专题
反腐败中心
反垄断合规
反舞弊中心
国际制裁
企业合规中心
信用合规专题
证券合规专题
合规中心
金融合规服务
反洗钱中心
全球金融犯罪评论
行业
新基建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电信、媒体和技术(TMT)
投城交通事业部
房地产建筑工程
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
全球基础材料
大消费事业部
金融服务业
化学工程与工业
一带一路
智慧生活与消费物联
数字经济发展与检测
食品开发与营养
先进制造事业部
能源资源与电力
消费与工业产品
运输与物流
酒店旅游餐饮
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
政府及公共事务
化妆品与个人护理
一二三产融合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新能源汽车与安全产业
法律
法律信息库
税法与涉税服务
数字法治与网络安全
劳动与人力资源法律
金融与资本市场法律
司法研究所
公司法专题
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
债务重组与清算/破产
转创国际法律事务所
转创法信事务所
财税
法务会计
管理会计案例
决策的财务支持
家族资产和财富传承
财税法案例库
资产评估
财税信息库
会计准则
财务研究所
财政税收
会计研究所
财税实务
投资咨询
财务管理咨询
审计事务
管理
转创智库
金融研究所
企业管理研究所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经济与产业研究
公司治理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
ESG中心
管理咨询
转创
咨询业数据库
转创网校
生物医药信息库
建筑工程库
转创首都
转创教育
转创国际广东 官网
科研创服
中国转创杂志社
创新创业
转型升级
技术转移中心
转创中国
中外
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东盟
一带一路
澳大利亚
俄罗斯
新加坡
英国
加拿大
新西兰
香港
美国
中非平台
开曼群岛
法国
欧洲联盟
印度
北美洲
18318889481 13681114876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