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
业主:深圳国际交流学院
主创建筑师:李晓东
设计团队:张思慧、陈梓瑜、王古恬、李乐、
张晨阳、许晓佳
场地面积:2.18万㎡
建筑面积:10.28万㎡
材料:混凝土、钢、塑木
造价:7.5亿人民币
设计时间:2015年7月—2017年5月
建设时间:2018年1月—2020年9月
摄影:UK Studio
景观:李晓东工作室(合作:李靖)
室内:李晓东工作室(合作:召禾室内设计、中孚泰文化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图:深圳市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方面,深圳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速造成了土地资源紧张、教育用地不足等现实困境。另一方面,这种密集的城市特征也成为深圳精神所提出的包容性、开放性、流动性与多元性的物质载体,构成了深圳的现实背景。同时,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湿热的城市氛围与密林丛生的自然环境则赋予了这座城市先天的地域特质。这种“外在”的由日常实践逐渐建构起来的高密度城市环境与其“内在”的地理文化形成的双重现实,共同构成了深圳地域实践的基础。
“筑造本质的实行乃是通过接合位置的诸空间而把位置建立起来”,深圳当下的教育建筑设计,即是对新时代更具开放性、灵活性、包容性的教育需求和“高密度”“亚热带”这一双重现实所构成的地域本质的整合与汇聚。进而,通过这一差异性的建构确立深圳地区亚热带高密度立体教育中心的身份认同。下文以此为线索展开对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简称“深国交”)的设计思考,通过对教育建筑本质的追问与反思,以及对建筑和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高密度建筑的活力形成、校园公共空间的营造、气候适应性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符合当下教育发展需求并与深圳亚热带、高密度城市特质相契合的教育建筑设计策略。
一 教育的容器:容纳与生长
生长是万物的希望,也是自然得以存续的动力,其构成了校园建筑的精神内核。建造是一种与生长相关的人类活动,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用德语单词“bauen”来表达“栖居”的含义,其包含“建造”(cultura)和“种植”(aedificare)两种存在方式,即“船舶和庙宇的建造”和“照看果实的生长”。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55770号-1
Beijing TransVentur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地址: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北京市大兴区新源大街25号院恒大未来城7号楼1102室
北京市海淀区西禅寺(华北项目部)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R2-B栋4楼12室
深圳市福田区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汕头市龙湖区泰星路9号壹品湾三区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