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13681114876

管理
| 绿色金融正在崛起: ESG浪潮席卷之下仍有138万亿投资缺口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ESG中心 > 绿色金融

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1年)

21世纪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李德尚玉

2020年9月,我国向全世界做出了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贡献。同时,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中央各类重要政策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等均明确提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 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2021年第三大重点工作,排位甚至在宏观审慎和防范风险之前,并提出的绿色金融体系“三大功能”、“五大支柱”,明确了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人民银行在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了绿色金融发力点,包括: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减排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推进碳排放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评价;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在标准制定、激励机制、产品创新、地方试点和国际合作等领域不断探索。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建立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据人民银行披露,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

绿色信贷规模居世界第一

我国绿色贷款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到推动碳中和、生态保护、经济绿色转型,小到污水处理、河道整治、风力发电、植树造林,背后都活跃着金融机构的身影。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存量规模近12亿元,居世界第一。在2021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今年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26.5%。

2017年三季度起,人民银行已将24家全国性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业绩纳入MPA考核。2018年,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并将范围逐渐扩展到全国。2018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要求金融机构报送绿色贷款专项统计。

2017年12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18年起,经央行内部评级达标的绿色贷款将纳入货币政策操作合格担保品范围。

人民银行已将符合条件的绿色信用债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合格担保品范围。

2018年6月,人民银行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主要包括绿色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先接受涉及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债券),以及优质的绿色贷款。

2017年12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印发《中国银行业绿色银行评价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各主要银行将每年上报至银监会的《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填报表》、《绿色信贷实施情况自评价报告》等材料作为绿色银行评价工作的基础材料,评价结果分为四级,提交银监会等政府部门作为监管参考使用。

2018年7月,人民银行《关于开展银行存款类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要求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每季度开展一次,其中定量指标权重80%,定性指标权重20%。今年7月1日起,央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下称《评价方案》)正式实施,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业务正式纳入考核业务的覆盖范围,其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纳入考核范围的绿色金融业务包括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且绿色贷款余额与绿色债券持有量在定量评价中权重相等。《评价方案》将绿色金融绩效评价结果由纳入宏观审慎考核(MPA)拓展为“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人民银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鼓励“监管机构、各类市场参与者探索拓展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的应用场景”。

首次统一绿色债券项目界定标准

目前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已逐步发展为全球最重要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约1.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据陈雨露介绍,今年前8个月,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152%,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发行总额,其中碳中和债券累计发行1800多亿元。

绿债种类日益多元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与绿色债券发行相关的政策有:人民银行关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号》及《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发改委《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上交所与深交所分别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业务试点的通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中国现行绿色债券认定标准主要参考绿金委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和发改委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

2017年10月,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出台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对评估认证机构的资质、业务承接、评估认证内容、评估认证机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2021年4月21日,央行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首次统一了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同时更加科学准确界定了绿色项目标准,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不再纳入支持范围,使减碳约束更加严格。

2021年9月24日,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简称“绿标委”)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市场化评议操作细则(试行)》及配套文件(简称《操作细则》及配套文件)。这对于规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业,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138万亿元的绿色投资缺口

在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ESG已然成为主流投资理念及实操策略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业内认为,依托银行体系的ESG理财产品将会是中国ESG市场的特色之一,将为中国ESG市场发展创造独特的机会。

实现“双碳”目标及推动大规模的低碳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提出,实现1.5℃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累计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人民币,每年投入超过GDP的2.5%。

为鼓励ESG投资以及推动碳市场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提出,应将政策措施与机制建设多措并举,培育ESG投资人。在激励政策方面,继续探索包括补贴、贴息、减免税等财税政策,以及提升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吸引力监管等。强化和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提升市场机构配置绿色资产积极性,积极促进市场建设,推动ESG投资与固定收益产品相结合。丰富ESG投资运用领域,引导养老金、保险、社保等具有一定社会属性长期资金进入ESG投资市场,并纳入考评体系,丰富绿色债券市场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ESG投资主要面临的三大难题是缺少ESG评价工具方法、国内外标准不兼容、信息披露完整性及数据可靠性不足。国际上的各种ESG指标和评价体系之间都存在差异,全球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推进这一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监管正在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和国情相适应的ESG评价体系。

近年来,国内机构投资者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始积极探索ESG投资,逐步开展了相关能力建设。六家国有大行均出具独立的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对ESG进行披露并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对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议题设置了独立的章节。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在内的六大国有银行均在报告中披露了自身公司治理、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大多数银行还披露了经济绩效。在环境绩效方面,大多数银行公布了2018年以来三年的物料、能源、水资源使用、降低减排等数据,以及污水和废弃物管理、确保环境合规和供应商环境绩效评估相关信息。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

自2011年以来,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1年6月底,试点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余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114亿元人民币。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共有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配额规模超过40亿吨/年,标志着我国碳市场正式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根据已经出台的规划,生态环境部将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今年7月全国碳市场的开启,电力产业率先纳入碳市场,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也将陆续纳入。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碳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碳减排作用。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今年年初,央行研究局课题组发布《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的研究论文称,适当放宽准入,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和碳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碳金融市场交易、创新产品工具。

金融支持碳减排工具也在不断突破。人民银行行在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介绍了在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方面,将在银行间市场创设碳中和专项金融债以及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品种,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给予合理必要支持。

作为绿色金融“重头戏”,碳减排支持工具也将加速出台,据了解,人民银行正在研究碳减排支持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 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 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并非朝夕可至。

人民银行在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介绍了碳减排政策支持工具设立情况。该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优惠利率融资,精准直达支持绿色发展,并能有效撬动社会资金促减排。人民银行称,碳减排支持工具可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即明确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金融机构可计算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真实性。据此前坊间猜测,该工具应为绿色再贷款。但并未明确披露工具是否绿色再贷款,亦未透露工具是否已经正式实施。

在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介绍,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计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 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确保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可操作性”,即明确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可计算”,即金融机构可计算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并将碳减排信息对外披露,接受社会监督。“可验证”,即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真实性,确保政策效果。

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向公众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循环经济等理念,鼓励社会投融资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TESG
企业概况
联系我们
专家顾问
企业文化
党风建设
核心团队
资质荣誉
合规监管
部门职责
转创中国
加入转创
经济合作
智库专家
质量保证
咨询流程
联系我们
咨询
IPO咨询
投融资咨询
会计服务
绩效管理
审计和风险控制
竞争战略
审计与鉴证、估价
企业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
投资银行
企业文化建设
财务交易咨询
资本市场及会计咨询服务
创业与私营企业服务
公司治理、合规与反舞弊
国企改革
价值办公室
集团管控
家族企业管理
服务
数据分析
资信评估
投资咨询
风险及控制服务
管理咨询
转型升级服务
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
民企与私人客户服务
解决方案
内控
税收内部控制
税收风险管理
内控管理师
内部控制咨询
信用研究
信用法制中心
风险与内控咨询
无形资产内控
企业内控审计
内部控制服务
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内部控制智库
上市公司内控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投行
M&A
资本市场
SPAC
科创板
金融信息库
IPO咨询
北交所
ASX
SGX
HKEX
金融服务咨询
信用评级
上海证券交易所
NYSE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审计
审计资料下载
法证会计
审计事务
审计及鉴证服务
审计咨询
反舞弊中心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审计咨询
国际审计
合规
银行合规专题
合规管理建设年
海关与全球贸易合规
数据合规专题
反腐败中心
反垄断合规
反舞弊中心
国际制裁
企业合规中心
信用合规专题
证券合规专题
合规中心
金融合规服务
反洗钱中心
全球金融犯罪评论
行业
新基建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电信、媒体和技术(TMT)
投城交通事业部
房地产建筑工程
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
全球基础材料
大消费事业部
金融服务业
化学工程与工业
一带一路
智慧生活与消费物联
数字经济发展与检测
食品开发与营养
先进制造事业部
能源资源与电力
消费与工业产品
运输与物流
酒店旅游餐饮
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
政府及公共事务
化妆品与个人护理
一二三产融合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新能源汽车与安全产业
法律
法律信息库
税法与涉税服务
数字法治与网络安全
劳动与人力资源法律
金融与资本市场法律
司法研究所
公司法专题
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
债务重组与清算/破产
转创国际法律事务所
转创法信事务所
财税
法务会计
管理会计案例
决策的财务支持
家族资产和财富传承
财税法案例库
资产评估
财税信息库
会计准则
财务研究所
财政税收
会计研究所
财税实务
投资咨询
财务管理咨询
审计事务
管理
转创智库
金融研究所
企业管理研究所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经济与产业研究
公司治理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
ESG中心
管理咨询
转创
咨询业数据库
转创网校
生物医药信息库
建筑工程库
转创首都
转创教育
转创国际广东 官网
科研创服
中国转创杂志社
创新创业
转型升级
技术转移中心
转创中国
中外
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东盟
一带一路
澳大利亚
俄罗斯
新加坡
英国
加拿大
新西兰
香港
美国
中非平台
开曼群岛
法国
欧洲联盟
印度
北美洲
18318889481 13681114876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