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017 年 9 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达成《鄂尔多斯宣言》,认可防治荒漠化、遏制土地退化、减缓干旱、缓解沙尘暴危害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内蒙古积极构建沙漠大数据平台,结合“四库”:植物种质资源库、专家智库、微生物菌库、沙漠治理知识库,进一步夯实荒漠化治理的成果,应用大数据,打造内蒙古数字化荒漠治理新名片。
一、打造内蒙古沙漠大数据中心体系
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3S”等技术,采用“大数据+大平台”模式,打造内蒙古沙漠大数据中心体系。依托内部汇总、外部收集、合作购买、物联监测等方式收集的近30 年内蒙古沙漠的植被、气象、土壤、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等信息资源,结合全球沙漠植被、气象、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因子数据,建立沙漠大数据管理中心。
在收集和采集全球沙漠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全球沙漠大数据中心,并建设全球沙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展全球沙漠数据挖掘分析,重点对全球沙漠数据进行历年生境变化趋势分析、生态环境影像分析、沙漠生态资产效益分析、沙漠产业经营模式等分析;总结自治区治沙经验,将成熟的治沙技术、治沙产品、治沙人才服务全球荒漠化修复。构建全球沙漠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沙漠大数据移动应用平台、沙漠大数据公众号服务,构建全球沙漠产学研智库。
二、沙漠大数据平台推动沙漠治理进程,促进沙漠经济发展
沙漠大数据平台通过建立多种物联监测设备对沙漠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监督,有效感知沙漠生态环境变化,从而揭示沙漠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对沙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研究沙漠生态变化情况,分析沙漠及荒漠化变化趋势,揭示区域荒漠化沙化对全国环境、气候的变化影响。平台用数据描述治沙经验,建立治沙智库,将降低沙漠大数据的管理成本和研究成本,可以为沙漠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推进数据交易和数据共享,创造数据经济价值。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功能为全国、全球各沙漠生态治理提供适种植被、专家资源、适宜产业和工程报价等信息的解决方案。形成有效的数据监测-分析-应用模式,沉淀沙漠治理的经验成果,为全国、全球荒漠化提供治理经验。
沙漠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联动沙漠产业,促进沙区周边经济发展,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指导沙漠经济,服务精准扶贫,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工业、牧业、生态光伏、沙漠旅游、生态健康等生态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扶贫。并研究沙漠产业经营模式、分析治沙经济影响,并充分挖掘沙漠生态资产效益。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55770号-1
Beijing TransVentur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新源大街25号院恒大未来城7号楼1102室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8号诺德中心2号楼5层
北京市海淀区西禅寺(华北项目部)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溪路859号2131室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R2-B栋4楼12室
深圳市福田区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汕头市龙湖区泰星路9号壹品湾三区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梅州市丰顺县大润发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