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从张家港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积极应对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提升张家港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切实转变现有发展模式与路径,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城市空间高度集聚,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与综合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实践生态文明。
(二)修编重点
1. 科学确定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2. 制定城市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3. 实现高质量城乡发展一体化
4. 增强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能力
5. 推动城市产业转型与升级
6. 统筹优化整体发展的市域空间结构
7. 构筑绿色有机的城市生态体系
8. 构建绿色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
9. 挖掘城市精神内涵,塑造城市鲜明特征
10. 构建城市水系统
(三)规划范围
规划区:张家港市市域行政区范围,面积998.48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杨舍镇、塘桥镇行政区范围和大新镇兴南路以南、凤凰镇西塘公路以北部分地区,面积257.20平方公里。
旧城区:杨舍,东至华昌路,南至南苑路,西至港城大道,北至张杨公路,面积约10.25平方公里;塘桥,东至青龙路,南至华芳路、华妙河,西至塘桥西环路,北至新泾路,面积约3.86平方公里;其他,包括泗港、塘市、乘航、东莱、鹿苑办事处现状建成区范围。
(四)规划期限
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二、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城市性质
现代化滨江港口城市,高品质文明宜居城市,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
(二)城市规模
城市用地规划
1. 人口规模
到2015年,市域总人口185万,中心城区城市人口95万;
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215万,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18万;
到2030年,市域总人口265万,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48万。
2. 建设用地规模
到2015年,市域建设用地控制在2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2平方公里;
到2020年,市域建设用地控制在28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39平方公里;
到2030年,市域建设用地控制在317.9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52.03平方公里。
(三)城市发展总目标
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城市完成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发展、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示范城市。
1. 近期为转型启动期。至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发展指标总体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发展水平。
2. 中期为转型提升期。至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总体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水平。
3. 远期为转型升华期。至2030年,主要发展指标总体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同期发展水平。
(四)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 、港城联动战略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文化提升战略。
三、内容与对策
(一)区域协调
积极承担区域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与上海:促进张家港深水港区与上海港互动发展,成为以上海港为核心的长三角港群中最重要的专业性港口物流中心和区域临港高端产业集聚区。
与苏州、无锡:建设苏州、无锡沿江地区最重要临港综合性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保税区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与贸易,建设苏州、无锡乃至整个沿江地区对外贸易领域门户。
与南通:充分发挥锡通高速公路和通苏嘉城际铁路区域发展轴带作用,协同南通全面支撑苏中苏北发展,共同作为江苏沿江开发与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
与江阴、常熟、靖江、如皋(港):促进张家港与江阴、常熟、靖江、如皋(港)等沿江城市协作发展,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城市专业职能,成为发展紧密互动的城市组群。
(二)产业发展
城市产业分布规划
1. 产业发展策略
临港高端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专业性物流枢纽、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生产服务中心。
2. 产业发展战略
(1)推动城市产业升级与多元发展,优化发展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四轮驱动”。
(2)加大技改投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层次;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传统服务业服务水平;加大推进力度,实施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
3. 产业布局指引
规划形成“一核一带、核心引领”的市域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为张家港中心城区以都市型产业、新兴产业和综合服务业为主的产业聚集核心区;
“一带”为依托沿江港口岸线条件聚集先进制造业的沿江临港产业发展带,包括先进制造业集中区、临港物流园区和战略性产业空间三大产业发展空间。
(1)制造业空间布局
中心城区制造业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东区、南区、鹿苑东部工业区和塘桥东部工业区;沿江地区建设临港新兴产业基地,预留产业发展战略空间。临港新兴产业基地主要包括金港扬子江化工园区、再制造园区、大新重装园区、锦丰冶金工业园区和乐余镇集中工业区;产业发展战略预留空间主要位于大新重装园区南部、锦丰冶金工业园区东部和乐余镇北滨江地区。
(2)服务业空间布局
服务业空间主要包括临港物流服务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服务业集聚区和休闲旅游服务业集聚区。
(3)农业空间布局
农业空间包括高效农业区、都市农业区和观光农业区。其中,高效农业区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园沿江生态农业带和南丰高效设施产业带;都市农业区包括杨舍都市农业带、塘桥优质粮食产业带、凤凰优质果品产业带和锦丰优质蔬菜产业带。观光农业区包括双山岛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凤凰农业旅游观光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
(三)市域空间
1. 四区划定
禁建区:390.28平方公里;限建区:44.78平方公里;适建区:49.34平方公里;已建区:301.15平方公里。
2. 空间结构
坚持“整体城市”的理念,推动市域空间集聚,形成以杨舍、塘桥为主体的中心城区和金港片区、锦丰片区、乐余片区、凤凰片区外围四个片区组成的“整体城市,一城四区”市域空间结构。
(四)中心城区
1.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
形成“一核、两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核”为黄泗浦生态核;“两组团”为杨舍组团和塘桥组团。
(1)杨舍组团
包括公共服务核心区、城北科教研发区、城南商贸高新区、城东综合文化商业中心区、城西生态居住区五个功能分区。
(2)塘桥组团
包括枢纽站商务核心区、鹿苑生产力促进基地和塘桥生活服务区三个功能分区。
(3)黄泗浦生态核
包括黄泗浦文化生态园、黄泗浦综合服务区和黄泗浦生活居住区三个功能分区。
2. 中心城区公共中心体系
中心城区形成“市级、分区级、居住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1)市级中心
包括城市生产服务中心和城市生活服务中心。
城市生产服务中心由塘桥商务中心、城北商务中心和城南商贸中心三处组成;城市生活服务中心由杨舍商业核心区、城东商业中心、黄泗浦活力中心共同组成,构建南苑路和乘航路综合性公共设施复合轴带,形成市级综合性生活服务集聚区。
(2)分区级中心
规划两级分区级中心,承担各功能分区综合服务职能。一级分区中心包括城西中心、塘市中心和塘桥老镇中心三处。二级分区中心包括城北分区中心3个、城西分区中心2个、城东分区中心1个、鹿苑分区中心1个和塘桥分区中心2个共9处。
(3)居住区级中心
居住区级中心结合各居住区进行统一规划布局,配置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五)综合交通
中心城区道路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主干路规划
1. 交通发展策略
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交通发展体系,建设区域性货运和公共交通枢纽。提升货运交通效率,建设客货运分离系统,形成以水路、沿江疏港货运通道、铁路货运为主体的多种交通方式综合联运的货运体系。促进城市交通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完善城市主次干路网系统,建设城市快速路系统,实施差异化的交通发展,建设以轨道交通为主体、以常规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
2. 铁路
客运铁路: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沿江城际铁路三条铁路汇集在张家港,在塘桥地区形成张家港枢纽站,在杨舍和金港设置城际轨道站,分别是张家港北站和金港站。预控苏锡张城际加密线由张家港南部进入,在西区大道新泾路预留城际轨道站点。
货运铁路 :建设货运铁路和货运铁路支线,设置张家港货运站、金港港前站。
3. 市域轨道
近期:市域规划两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并形成“十字形”的结构,与市域一级客运交通走廊相一致。至2030年规划线路总长48.8公里,共42个站点。
1号线:总长度34.2公里,共设置约29个站点。预留张家港枢纽站向南至凤凰的城市轨道交通通道。
2号线:总长度14.6公里,共设置约14个站点。预留西区大道新泾路换乘站接驳苏锡张城际加密线。
4. 干线公路
构筑功能清晰、等级结构合理、布局完善的市域道路网络,促进市域各片区客货运交通协调发展,形成由快速路与主干路构成的 “六横八纵”的市域骨干路网结构。规划至2030年,张家港的城市主干路网密度达到0.81公里/平方公里,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城市主干路网密度的要求。
5. 港口岸线
提升港口综合效率,实施港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战略。优化港口空间利用方式,提升港口岸线利用水平,拓展港后纵深。完善港口物流体系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节点”的疏港物流体系。加强港口服务配套功能,实现由二代港口向三代港口转变。
6. 水运交通
规划市域重点骨干航道八条,形成 “五纵三横”的结构。其中申张线、新太子圩、锡十一圩线、新六干河——走马塘、走马塘——七干河五条纵向的航道为主要的疏港货运航道。
7. 中心城区道路网络
结合市域骨干路网,确定中心城区的城市快速路形成“四横三纵”的结构。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快速路总长度约117.58公里,快速路路网密度为0.45公里/平方公里。
与中心城区结构相协调,与快速路系统合理衔接,兼顾现状道路系统的基础条件,构建“十九横十八纵”方格网的主干路系统。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主干路总长度约280.23公里,主干路网密度为1.1公里/平方公里。
(六)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1. 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保护: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严格保护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用地。
(2)建设用地土地供应结构调整
调整建设用地土地供给来源结构,从大量供给非建设用地向对已建用地的深入挖潜转变;调整用地供应结构,从大量供给工业和居住用地向更为多元的用地供给转变;调整用地分布结构,从市域城乡“遍地开花”向中心城区和产业区集聚转变;构建高效的城市支撑体系,设置用地门槛,大力提升用地效益。
2. 水资源
(1)水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长江优质地表水资源,建设一干河及沙洲湖应急水源地,提高水源安全保障。加强污水再生回用及雨水利用,利用再生水及雨水作为补充。
(2)水资源保护
沿江地区应大力加强水源地建设和保护,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划定一干河水源保护区,加强一干河水源地取水口保护工程;
保护长江沿岸双山岛、护漕港湿地与滩涂,改善张家港、二干河等主要水生态环境,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市域黄泗浦湖、暨阳湖等生态湖区的水质保护工作,水质标准执行准水源保护区相关管理规定。
提高污水管网收集率及污水处理率,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各乡镇达95%;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对受纳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水体最大化减排,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长江岸线产业带中企业内部污水处理厂,更应严格设置污水处理标准,控制污水排放量。
严格执行禁止地下水开采的相关规定,增加城市路面透水性,提高雨水下渗率,增加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
(3)水资源节约
建设“节水型”社会,将节约用水纳入依法管理轨道;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用水指标作为产业准入的重要门槛;全面推广节水技术,降低水耗,提高单位水量产出;提供节水政策引导,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发挥水价体系杠杆作用;开展节水教育宣传,提高全社会节水爱水意识。
3. 能源
(1)能源结构调整
规划期末,电力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35.5%;天然气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14.3%;煤炭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30.0%;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17.0%;汽油、柴油、燃料油等其他能源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3.2%。
(2)能源节约利用
结构性节能: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逐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技术性节能:淘汰高能耗设备和工艺,大力开发和应用先进适用的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加大节能技术示范与推广的组织力度,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管理性节能:提高项目能耗准入门槛,加强企业能源监控,严格执行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源消耗定额指标考核,加强节能监管和能源统计队伍建设。
(七)生态建设
城市生态保护规划
1. 生态廊道
规划形成“四纵三横”的生态廊道系统。其中,“四纵”包括双山岛——香山廊道、太字圩港廊道、锡通高速公路(黄泗浦)廊道和六干河廊道;“三横”包括港丰公路廊道、晨丰公路廊道和沿江高速公路廊道。生态廊道边界栽植生态林地,搬迁廊道内现状工业,鼓励廊道内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水产、观光农业。
2. 生态斑块
规划形成香山与双山岛生态旅游度假区、黄泗浦、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通州沙、港丰公路至晨丰公路农田生态区和凤凰南部农田生态区等五处生态斑块。
3. 生态功能区
(1) 规划形成长江及滨江湿地生态功能类型区、滨江生态防护功能类型区、山体和风景名胜生态保护功能类型区、农林生态保护功能类型区和城市建设生态引导功能类型区5类生态功能区。
(2)长江及滨江湿地生态功能类型区包括长江水体与以狭带状或江心岛形式分布的滨江湿地、滩涂,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敏感性区域。
(3)滨江生态防护功能类型区包括双山岛环岛沿路防护林和金港、锦丰、乐余北部滨江防护绿带。
(4)山体和风景名胜生态保护功能类型区包括香山、凤凰山等山体和双山岛生态旅游度假区。
(5)农林生态保护功能类型区包括中部城郊林地、农田和东部乐余农业发展区。
(6)城镇建设生态引导功能类型区包括杨舍城区、金港、锦丰、塘桥、凤凰、乐余镇区等。
(八)城市特色
1. 总体目标
凸显长江、港城、水乡的地域特征,挖掘长江文化、创新精神的文化内涵,彰显有序、和谐、宜人、精致的城市形象,塑造“枕江汇林脉,阡陌泛波影;都会衔绿心,港城间相映”的城市意象。
2. 市域风貌区
中心城区作为现代都市风貌区,展现活力、多元、精致的现代都市风貌特色。
金港片区作为绿色港城风貌区,展现现代滨江港口城市形象。
锦丰片区作为滨江产业风貌区,展现临港高端产业基地形象。
乐余片区作为滨江生态风貌区,展现滨江生态田园形象。
凤凰片区作为江南水乡风貌区,展现江南生态水乡形象。
3. 市域景观轴
“东横河—盐铁塘”景观轴、 滨江景观轴连、江海路景观轴、 “一干河——新沙河”景观轴、锡通高速公路景观轴、农场河——六干河——凤恬路景观轴。
4. 市域自然节点
自然节点包括香山、凤凰山、双山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黄泗浦五处。
5. 历史文化保护
(1)文化保护与提升策略
加强文化资源的调查、勘探,依据不同文化遗产特点,采取多样化保护与利用手段,加强保护文化遗存本体及历史环境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保护;建立更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将现代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文化遗存纳入到保护体系中;梳理城市文化脉络,加强文化遗存同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促使文化资源得到活化与可持续利用。
(2)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凤凰镇。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36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50项,包括国家级名录2项:苏州评弹、吴歌—河阳山歌;省级名录5项:河阳宝卷、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制作技艺、后塍黄酒(沙洲优黄)酿制技艺、后塍竹编技艺、金村庙会;苏州市级名录3项等。
6. 旅游规划
(1)旅游发展目标
以“文明之都,旅游胜地”为目标,突出长江生态文化特色,形成以观光产品为基础、生态度假产品为重点、文化休闲旅游为突破、现代商务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强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实施跨地区旅游资源组合;建立总体布局合理、分区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建设苏州沿江旅游集聚区中的精品示范区、中国一流的滨江休闲胜地和世界知名的港口旅游城市。
(2)旅游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五区、三带” 旅游空间布局结构。五区包括中央文化商务旅游区、东部农业休闲旅游区、南部历史文化旅游区、西部生态商务度假旅游区和北部滨江生态旅游区;三带包括沿江观光旅游带、都市风光水上游览带和田园风光水上游览带。
(九)基础设施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体现“整体城市”理念,建成城乡统筹、安全优质、节能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保障张家港市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市域层面上着重解决供给系统的布局,包括给水系统、污水系统、电力通信系统和燃气系统等各公用设施布局和主要管网布置,为下层次专项规划提供指导;中心城区层面在市域系统布局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系统内部管网的详细布置,包括给水管网、污水管网、110kV电力网和中压燃气管网及其配套设施。
(十)近期建设
1. 近期发展目标
至2012年,在全省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至201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85%~86%;GDP总量达到320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万元。
至2015年,市域总人口185万人,市域建设用地2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人口9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22平方公里。
2. 近期建设重点地区
针对不同的近期建设策略,将近期建设的重点地区分为战略建设地区、优化提升地区和预留控制地区。
(1)战略建设地区
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的突破需要多元化的城市空间支持,其核心就是要为多元化的城市经济创建优质的城市空间,对于这样的地区在近期要集中财力、物力及其他各种资源进行建设打造。
中心城区战略建设地区及项目分布于杨舍城区、黄泗浦中央活力区和塘桥城区。
沿江临港地区的战略建设地区及项目分布于金港片区、锦丰片区、乐余片区及双山岛。
(2)优化提升地区
杨舍城区的优化提升地区包括谷渎港地区、步行街地区的城市更新改造,整合空间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功能集聚和辐射能力,促进该地区活力提升。塘桥城区的优化提升区域包括鹿苑镇区、塘桥老镇区,依托原有镇区中心,完善设施配套,整理河道,提升镇区环境。
(3)预留控制地区
预留控制地区是指近期内大规模开发建设可能性不大,但需进行整体控制和引导的地区,包括城北科教新城西拓展区,城西拓展区南侧、塘桥城区黄桥路以西、南苑路以南地区。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55770号-1
Beijing TransVentur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地址: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北京市大兴区新源大街25号院恒大未来城7号楼1102室
北京市海淀区西禅寺(华北项目部)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R2-B栋4楼12室
深圳市福田区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汕头市龙湖区泰星路9号壹品湾三区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