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沿革
2007年10月,来自欧盟成员国和候选国的主要欧洲国家50位委员会创始成员共同发起成立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简称ECFR),委员会成员包括现任和前任政府首脑、部长和议员、商界领袖、著名学者、记者和公共知识分子。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是第一家泛欧洲智库(pan-European think-tank),其在柏林、伦敦、马德里、巴黎、罗马和索非亚都设有办公室,并计划增设华沙和布鲁塞尔办公地点,以作为研究、讨论、交流与宣传的平台。
(二)组织架构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由三位联合主席及资助机构代表等共11人组成:马尔提·阿赫蒂萨里(Martti Ahtisaari,联合主席)、艾玛·波妮诺(Emma Bonino)、约施卡·费舍尔(Joschka Fischer,联席主席)、提摩太·迦尔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迭戈·希达尔格(Diego Hidalgo)、伊凡·克拉斯特夫(Ivan Krastev)、马克·列奥纳德(Mark Leonard)、马贝尔·范·奥兰杰(Mabel van Oranje,联席主席)、安德烈·普德哈特(Andrew Puddephatt)、亚历山大·斯摩拉(Aleksander Smolar)、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截至2010年2月,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已由最初的50人增加到125人,由欧盟成员国和候选国的前总理、前总统、前欧盟委员会委员、现任和前任议会议员和部长、公共知识分子、商界领袖、活动家和文化人士组成。
该委员会还拥有一支14位由各国外交政策组成专家组成的重量级的研究团队,由马克·列奥纳德担任主任,成员如下表所示:
姓 名 | 英文名 | 职称 | 研究方向 |
苏西·丹尼森 | Susi Dennison | 政策研究员 | 人权保障,优化治理和促进民主 |
安东尼·德沃金 | Anthony Dworkin | 高级政策研究员 | 国际人权法、人权、国际公平、美国对外政策 |
顾德明 | François Godement | 高级政策研究员 | 中国及东亚战略和外交事务、一体化和冲突问题 |
理查德·高恩 | Richard Gowan | 政策研究员 | 联合国体制、欧洲安全和防御政策、非洲、西巴尔干地区 |
尤利克·古罗特 | Ulrike Guérot | 高级政策研究员、柏林办公室主任 | 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组织机构,法德关系,欧盟-美国关系 |
托马斯·克劳 | Thomas Klau | 法国办公室主任 | 欧盟一体化和组织机构,法德关系,欧盟-美国关系,世界经济 |
丹尼尔·库尔斯基 | Daniel Korski | 高级政策研究员 | 欧盟对外安全和防御政策、中东、非洲、巴尔干地区、国际发展以及冲突后的重建进程 |
阿尔巴·兰伯提 | Alba Lambeti | 压力集团部主任 | 欧盟机构改革、对外共同安全和防御政策、扩张及邻国政策、广泛安全 |
马克·雷奥纳德 | Mark Leonard | 研究部主任 | 欧洲对外政策、中国、欧盟-俄国关系、大西洋国家关系、欧盟机构、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英国对外政策 |
尼库·帕斯库 | Nicu Popescu | 政策研究员 | 欧盟邻国政策、后苏联时代的分裂冲突、欧盟-俄国关系、摩尔多瓦和南高加索 |
何塞-伊格纳西奥·托雷布兰卡 | José-Ignacio Torreblanca | 高级政策研究员马德里办公室主任 | 欧盟扩张和邻国政策、欧盟机构改革、欧盟对外安全和防御政策 |
尼古拉斯·沃顿 | Nicholas Walton | 通讯研究主任 | 新媒介和通讯、前南斯拉夫、前苏联和国家主义及冲突 |
安德鲁·威尔森 | Andrew Wilson | 高级政策研究员 | 乌克兰、后苏联各国政治民主化比较研究、政治技术 |
尼克·惠特尼 | Nick Witney | 高级政策研究员 | 国际关系、欧盟对外安全和防御政策、军事能力发展、防御体系合作 |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团队经常联合欧洲各国学者,以课题或者系列研讨会的方式,充分借用外脑的优势,围绕相关主题,开展合作研究,吸收和容纳一批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学者的研究成果。
(三)定位和特色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通过各种学术活动,致力于在欧盟国家制定一以贯之的、卓有成效的符合欧洲价值观的外交政策。
该委员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它是首个泛欧智库。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向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成员提供关于政策方面的建议与反馈,帮助他们在其所在国开展活动。委员会董事会三主席主持会议。第二,委员会在欧盟各主要成员国均设有实体性的办公室。第三,委员会拥有一批来自欧洲各国的优秀的研究人员和专家,以泛欧洲的共同立场出发,开展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
(一)选题方式
根据形势需要,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研究不断变化,目前围绕以下四个重点项目展开:
1、俄罗斯和大欧洲
该委员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欧盟能否重塑其与东欧国家和复兴的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欧盟的会员资格、经济、军事和政治合作来推动这些地区的民主、人权和法律的发展,解决冲突,并减少来自能源依赖的威胁?
相关学者就相关项目做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也陆续发表,不少引起较大反响。例如,2009委员会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克拉斯特夫、列奥纳德和威尔逊主编的《俄罗斯怎么想?》出版,收入11位俄罗斯顶尖学者讨论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和外交战略问题。另外一个重要研究成果为2007年11月出版的《欧盟-俄罗斯关系实力报告》,该报告认为,欧盟未能形成一个统一俄罗斯政策,这令克里姆林宫能够通过签订能源双边协定、打科索沃牌、在共同邻国坚持自己的权利、在防止核扩散问题上脚步迟缓。普京时代,俄罗斯就与欧盟11个国家发生摩擦,其中包括与英国的利特维年科间谍事件、波兰的肉类禁运以及与荷兰的贸易争议等。
欧盟国家的俄罗斯政策摇摆于“软遏制”和“战略伙伴”之间,具体而言有五种不同立场。以希腊和塞浦路斯为代表的“特洛伊木马”,持有亲俄罗斯的立场;以奥地利为代表的十国是“友好的实用主义者”,与俄罗斯保持不甚密切然而十分重要的关系;以捷克等九国是“冷淡的实用主义者”,与俄罗斯保持密切的贸易,同时无情地批评其糟糕的人权纪录和失败的民主;波兰和立陶宛则是“冷面斗士”,始终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
报告呼吁欧盟的上述五个集团国家应该联合起来,形成符合欧盟长远战略利益的统一的俄罗斯政策:(1)敦促俄罗斯履行其所承认的国际公约,以此推进法制化进程;令俄罗斯参与G8峰会,条件是俄罗斯认同这些公约的精神和文字;如果俄罗斯不肯就范,可以威胁在G7峰会中组织一些低级别会议;(3)欧盟各国政府应采取“有原则的双边主义”,与俄罗斯的双边联系服务于为欧盟的共同目标,对于迫在眉睫的能源协议或双边争端实现预警制度;(4)使欧盟的邻国政策有效地推动各国重视法制,进一步纳入欧盟的轨道;(5)在政治上支持欧委会采取竞争政策审查能源协议;(5)支持土耳其、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履行欧盟的现行能源制度。
2、中国
该项目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让中国、印度和日本参与到全球问题,比如能源和气候变化、发展与人权、核扩散与全球治理,从而使欧盟在亚洲关系方面采取更有效的战略。
该项目和巴黎亚洲中心合作出版双月刊《中国分析》,对中国新闻资料开展综合分析,其中揭露各种专家和智库的讨论问题,使欧洲更好地理解中国领导层的思维方式和内政外交问题。新闻资料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同时也收集港台信息。尤其注重欧洲国家所特别关注的问题,以及国内的战略争论。对渐进式的法制化进程和令人惊叹的经济增长进行深度分析,同时密切跟踪国内有关改革的争论以及社会的紧张关系。该杂志在欧洲学界和政界广为流传,影响甚大。主编为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法国巴黎政治学院亚洲中心主任和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顾德明。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还出版发行不少引起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引起轰动的研究报告。
2008年2月,欧洲对关系委员会研究部主任列奥纳德出版《中国怎么想?》一书。作者根据2003年以来多次出入中国,在重要城市的知识精英的访谈而撰写的著作,以“黄河资本主义”、“云端的民主”和“综合国力”三章,分别介绍中国知识分子在经济、政治和外交领域的不同观点和政策,试图构成中国模式的整体人士。2010年2月1日,欧盟女外长阿什顿出席欧洲议会,入场坐下后随手从手提袋拿出一本《中国怎么想》一书,这个镜头正被当时美国摄影记者拍下,巧妙地表达欧盟对中国的关注以及该智库在欧洲影响力。
作为法国顶尖的中国问题专家,顾德明于2009年4月出版研究报告《欧盟-中国关系实力审核》,据说是最早以泛欧洲视角全面审视欧盟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同样引起我国政界和学界高度关注。顾德明在报告中提出,中国目前已成为欧盟“强劲的竞争对手”,欧盟应重新检讨对华政策,由“无条件的接触政策”转为“互惠的接触政策”,即对中国采取一种新的以利益为本的手段,坚持两个原则和两个标准。两个原则是:首先要缩减向中国提供好处的政策领域,其次在和中国达成协议之前,要运用欧盟的影响力和激励措施,以确保中国会作出酬答。两个标准是:对欧盟的重要性,以及能够导致中国政策转变的现实预期。
3、民主、人权与公正
欧盟及其成员国如何才能以最好的方式与世界一起在欧洲范围内推动民主价值观、人权和公正?这些准则与欧洲对外政策的其他目标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该项目还出版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和FRIDE合作项目中关于欧洲推动民主和人权的各种案例分析。
2009年9月,联大召开之际,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推出了一项由其联合国专家高恩等领衔的研究报告《欧盟与联合国人权:2009年度评论》,该研究报告警告欧洲对于联合国的影响力持续下降,无力推动联合国就世界各国如斯里兰卡人权危机及时作出反应,而将人类生命置于危险之境。该报告还揭露,在联合国最激烈反对欧盟人权立场的由去年的19个激增到当年的40个。自1990年代以来,在人权问题的投票方面,欧盟长期拥有70%的支持率,但是2008年丢掉了13个盟友,192个联合国成员国中有117个反对欧盟。欧盟未能与时俱进,在联合国的人权争论听任其对手一手操控议程,从而放任侵犯人权的行为发生。
4,英国大选
主要研究和预测英国大选后,英国新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对于欧盟的影响。按照高级政策研究员库尔斯基在《英国的“欧洲式”的大选》提出的观点,本届应该属于最亲欧盟的政府。
只有欧盟成员国或候选国的公民才有资格受邀请成为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会员,会员任期有一定时间限制(每五年调整一次)。委员会根据平衡、智力、政治影响力,以及对开放价值观的认可等条件选择会员。
成员候选人需要由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名成员和至少两名其他人员书面提名。提名信必须提及如下一些条件:智力与专业知识;与欧洲对外关系有关的经历、兴趣和目前参与的活动;有未来的发展潜力;能对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做出贡献;有参与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愿望与能力;有协作攻关的能力。
研究团队主要由各国从事国际关系的资深学者组成,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其中不少还在其他智库从事相关研究。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由索罗斯基金会网络、西班牙的FRIDE基金会,英国的锡格瑞德·罗新(Sigrid Rausing)基金会,保加利亚的Communitas基金会以及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集团支持。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与其它组织以合作形式开展活动,但不向个人或机构提供资助。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包括重大项目研究、政策报告出版、私人会议和公开辩论,在欧盟各成员国首都举办的“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之友”聚会,并且向媒体做战略推广。
作为一个新型的泛欧洲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历史较短,但是在欧盟各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其重要原因在于委员会成员均为欧美前任政要、大型公司企业家,以及研究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人,有着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社会资源;其次,委员会善于和媒体打交道,甚至欧洲之外的世界各国主要媒体都对非常关注起相关研究成果。
智库发挥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其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主要成果形式包括公开发行的研究报告、时评、并且在主要媒体上发大量的通稿。为了最大范围发挥其研究的影响力和社会宣传效果,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非常注重网络平台建设,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网站上公布,甚至还将采访录音和视频采集上网,通过You Tub等大众视频网站发布。
正是因为其在智库研究工作中的突出表现,2009年1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全球智库指南》一文,将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列为新组建的最佳智库。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研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产生重大影响,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在经济政治纷纭多变的今天,欧盟自身发展受到来自内外的严峻挑战,在欧洲国家的政治家、企业家和精英人士中间弥漫着强烈的失败和失落情绪。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建立,某种程度上是对欧盟发展前途的忧患意识的回应,委员会大量的研究报告从欧盟对外政策的批评和反思为出发点,探讨欧盟如何加强团结一直对外,以欧洲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为基础,制定统一的泛欧洲的对外政策,从而全面推动欧盟在维护欧洲经济政治利益,打造一个强大的欧洲,因而那些关注对欧盟未来关的政治家、企业家和知识分子而言,对于委员会的研究十分充满期待。
虽然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特别注重欧洲维护欧洲的价值观基础,甚至强调以此为基础开展外交关系的研究,但是,它聚集了一批在外交政策研究领域内世界首屈一指的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在一些研究项目的观点和结论,并不寻求在委员会中间达成一致,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委员会的开放性。
鲜明的学术定位和智库的组织结构开放性的完美结合,也许是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在短期迅速走红的重要原因。
摘自《国际著名智库研究》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55770号-1
Beijing TransVentur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新源大街25号院恒大未来城7号楼1102室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8号诺德中心2号楼5层
北京市海淀区西禅寺(华北项目部)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溪路859号2131室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R2-B栋4楼12室
深圳市福田区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汕头市龙湖区泰星路9号壹品湾三区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梅州市丰顺县大润发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