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简称PIIE)是一家私营的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具备了发达国家规范智库所特有的非官方、非赢利和无党派的性质。另外,该研究所主要致力于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从1981年成立以来,该所陆续吸纳了一批世界级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专家,就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由此确立其在全球智库中的权威地位和声望。
与美国其他主要智库相比,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最大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即“小而强”。其“小”表现为机构规模小、研究人员少和研究领域狭窄,其“强”表现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美国乃至全球智库中的排名超过了许多资金规模和机构规模远远大于该所的综合性智库,因此,“小而强”构成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主要特点。
从发展历程来看,在美国众多智库中,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属于起步较晚的智库。该所成立于1981年,由彼得•乔治•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和弗雷德•伯格斯滕(C. Fred Bergsten)共同创立。彼得森先后在美国政界和金融界担任要职,曾出任美国商务部部长、雷曼兄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和黑石集团董事会主席,而弗雷德•伯格斯滕不仅是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而且还曾在卡特政府时期担任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两人的社会影响力对日后该研究所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成立以后,其日常运行由担任所长的弗雷德.伯格斯滕负责。在成立后的最初25年中,该研究所的正式名称为国际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简称IIE)。2006年,在庆祝其成立25周年之际,为了纪念其共同创始人彼得•乔治•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该研究所更名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简称PIIE)。
就组织框架而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包括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首先,董事会主席由该研究所创始人彼得•乔治•彼得森担任。董事会由50多人组成,成员包括美国财界、金融界及学术界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和其他国家的一部分企业家和银行家。其次,执行委员会由10人组成,其成员为董事会的一部分成员,其中包括本研究所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彼得•乔治•彼得森和创始人兼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另外,顾问委员会共有40人组成。其主席为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名誉主席为理查德•库珀 (Richard N. Cooper)。顾问会员会的成员包括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S. Rogoff)、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D. Sachs)、杰弗里•弗兰克尔(Jeffrey A. Frankel)等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大腕学者和领军人物。
从智库定位来看,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属于高度专业化的小型智库,其研究限定于国际经济领域。从智库特点来看,如前所述,“小而强”是本研究所的主要特点。“小”表现在研究范围、资金预算规模、研究团队规模和机构组织规模等方面,与一些大型综合性智库,如兰德公司相比,该研究所只能算是一个微型智库。另一方面,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强”体现在其具备了超强的社会影响力,在这一方面,其在美国智库的地位,超过了许多大型综合性智库,正是这一影响力使该研究所能够跻身于全球顶端智库之列。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社会影响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美国政府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该研究所的学者经常在一些重大经济问题上直接为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第二,对媒体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该研究所的主要研究人员是一些美国主流媒体的常客,其在媒体的出镜率要明显高于其他智库。第三,对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该研究所骨干研究人员的论文人均引用率在经济学界远远超过了其他智库。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其办所方针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方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充分利用董事会成员的人脉关系,筹集研究经费和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第二,维持其高度的独立性,最大程度降低政府、党派和利益集团对研究内容的影响,以此保持其研究立场的中立性和客观性。第三,在研究内容方面,高度重视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研究。第四,高度重视因特网网页建设和网络影响,该研究所在其网页上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其网站在全球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利用率。第五,在构建研究团队方面,重视招收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者,该研究所的顾问会员会收纳了经济学界的大牌学者,研究所的研究骨干基本上都是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对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团队建设等问题展开具体的讨论。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领域主要限定在国际经济领域,也有个别研究涉及国内经济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其研究不会超越经济领域。研究领域的高度专业化和对现实热点问题的高度关注是该研究所的研究特点之一,这也是该研究所与其它大型综合智库的主要区别之一。
表1是该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从其内容可以看出,国别研究、区域经济研究与全球经济研究相结合是该所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从以往的研究内容来看,该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部分:其一,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研究。其二,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的汇率政策与贸易政策研究;其三,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加大了对中国经济研究的力度,近年来该所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和对中美经济关系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从全球视野来看,在众多研究国际经济问题的智库中,尽管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不是规模最大的智库,但却是影响力最大和知名度最高的智库。该研究所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与其研究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选题通常高度聚焦于重大国际经济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首先,在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选择问题上,该研究内容明显偏重于政策研究。这一特点与美国经济学界注重计量模型的研究手法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其次,在政策研究领域,该研究所偏重于时事经济政策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该研究所通过对债务危机的研究崭露头角,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该研究所对此次危机展开了及时、全面和深刻的跟踪研究,由此奠定了该研究所在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进入21世纪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又在中美经济关系研究、美国次贷危机研究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研究方面获得了非同凡响的成绩。
表1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领域
项目 | 内容 |
国家与地区研究 | 非洲与中东、亚太地区(包括:亚太经贸合作组织、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南亚和东南亚研究)、欧洲(包括:EU贸易政策与欧美关系、欧元、欧盟、德国和俄国等研究、南美(包括:阿根廷、巴西和FTAA等研究)、北美(包括:加拿大、FTAA、墨西哥、NAFTA和美国等研究) |
债务与发展 | 腐败与治理、债务减免、对外资金援助与技术援助、科技与发展中国家、转轨经济、世界银行与地区开发银行 |
全球化 | 全球化的政治学、全球化与劳工问题、全球化与环境、全球化与移民、全球化相关问题与影响 |
国际金融与宏观经济 | 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金融、投资与债务、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经济与生产率、世界经济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竞争政策、公司治理与透明度、电子商务与科技、经济制裁、能源、直接投资、知识产权、区域性贸易集团、服务、税收政策、WTO以及其他全球性组织。 |
美国经济政策 | 经济制裁、对外资金援助和技术援助、贸易纠纷、贸易促进授权法、美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美国贸易政策 |
第二,追求创新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意识是成就该研究所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所在判断时代变化和发展潮流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这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该研究所引领时代潮流的角色。比如在债务危机发生后,针对以美国自由主义理念为主导的危机对策,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国际金融问题专家约翰•威廉森提出了“华盛顿共识”的概念。这一概念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界最流行的用语之一。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该所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率先提出“银行太大不能破产”的问题,其观点为美国政府制定金融机构改革方案提供了重要思路。另外,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该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最早提出中美共同治理全球经济的G2概念,这一提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美元的国际地位问题上,伯格斯滕认为,作为国际主要货币,美元不仅无助于美国经济的繁荣,反而成为了美国经济的累赘,立足于这一判断,他认为美国应该积极支持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的构想。他的这一观点也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第三,通过因特网,传播其观点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提高其国际影响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学界,影响力较高的国际网站有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网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网站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网站。这三个网站的共同特点是免费提供大量论文、研究报告和一部研究专著的阅读和下载。然而,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网站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相比,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站所提供的论文不仅能够更及时地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还且还能够提供具有新意的观点和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文献。比如,2008年和2009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成因、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研究领域,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站最早推出相关内容的研究论文。而且,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的讨论中,该所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理查德•库珀的论文《美元的未来》、研究员约翰•威廉森的论文《为什么SDRs能够与美元竞争》和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的论文《美元与赤字:美国如何避免下一次危机》都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正因为有这样高质量的论文,该所网站成为了全球利用率最高的研究型网站之一,该网站每月拥有平均近40万的访客和超过一百万次的点击率。表2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上电子出版物的简介。对于国际经济领域的研究而言,这些电子出版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利用价值。
表2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上电子出版物简介
项目 | 内容 |
政策简述(Policy Briefs)
| 对现实国际经济政策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述,具有较强的时事性,该栏目的文章和论文主要以全球国际经济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为主题,因此有较高的关注度。许多有影响力的文章和论文都出自这一栏目。 |
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s)
| 工作论文开办于1994年,这些论文是还没有正式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属于论文的前期研究成果。其中一部分论文在征求意见和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将发表于正式学术杂志和论文集。 |
演讲、听证会陈述、论文(Speeches, Testimony, Papers) | 包括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的发言稿和会议论文、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陈述以及在杂志上发表的一部分文章和论文。 |
报纸专栏文章等 (Op-eds)
| 该栏目是该所研究人员在《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外交政策》、《新闻周刊》、《洛杉矶时报》等国内外报纸和杂志上发表的专栏文章。 |
新闻稿(News Releases) | 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日常事务、各种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相关的新闻报道。 |
研究简讯 (In Brief) | 该简讯创办于2005年,其内容主要对该所学术专著、政策分析和专题报告等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和介绍。简讯涉及研究主题、主要结论和解决方案等内容。 |
实时经济问题观察(RealTime Economic Issues Watch) | 该栏目属于网络论坛,其内容主要包括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人员就国际经济和金融发展问题展开的讨论和辩论。 |
彼得森展望(Peterson Perspectives) | 该栏目属于时事问题采访,由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人对时事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所网站提供采访的音频文件和电子文本。 |
书店 Bookstore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该栏目中提供其出版书籍的内容介绍和一部分书籍的电子文本。 |
网址:http://www.iie.com/publications/pubs.cfm
第四,为了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重视媒体宣传。该所资深研究人员经常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工具,对时事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及时的评论,以此提高该所的知名度。另外,针对国际经济现实热点问题,该所每周邀请学术界、政界和商界名流召开各种宴会、研究会或讨论会,通过这些交流活动提高其社会认知度。
正是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奠定了其作为全球顶端智库的地位。该研究所研究出版物的读者不仅包括政府官员、商界和劳工领袖、国际组织的管理者和员工、而且还包括大学教授和学生、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关心国际经济问题的广大公众。从区域分布来看,其读者遍布世界各地。
从科研人员的数量来看,该研究所有约50名工作人员,其中高级研究员只有20多人。仅就研究人员数量而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美国只能算是一个小型智库。从表3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在美国15家顶级智库中,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常规机构人员要远远少于其他大型综合性智库。尽管如此,该研究所之所以能够跻身于顶级智库之列,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对人才的重视和拥有选拔优秀人才的良好机制。
表3 美国顶级智库的历史和规模比较
智库名称 | 成立时间 | 常规机构人员规模 | |
1 | 布鲁金斯学会 | 1927年 | 250人左右 |
2 | 对外关系会员会 | 1921年 | 300人左右 |
3 |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 1910年 | 150人左右 |
4 | 兰德公司 | 1949年 | 1600人左右 |
5 | 传统基金会 | 1973年 | 250人左右 |
6 |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 1968年 | 150人左右 |
7 |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 1962年 | 200人左右 |
8 | 美国企业研究所 | 1943年 | 350人左右 |
9 | 凯托研究所 | 1977年 | 100人左右 |
10 | 胡佛研究所 | 1919年 | 250人左右 |
11 | 人权观察 | 1978年 | 250人左右 |
12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 1981年 | 50人左右 |
13 | 美国和平研究所 | 1984年 | 70人左右 |
14 | 国家经济研究局 | 1920年 | 50人左右 |
15 | 全球发展中心 | 2001年 | 50人左右 |
注:以上数据主要参考各智库的网站资料。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竞争力来自其集聚优秀人才的能力。尽管该研究所只有20多名高级研究员,但是该所经济学家研究成果的引用次数在全美智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布鲁金斯学会,而经济学家研究成果的人均引用次数在全美智库中名列第一,在布鲁金斯学会之上(请参考表6)。另外,从全美智库经济学家个人论文引用排名情况来看,在引用次数最高的前10名中,有三名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分别是第一名弗雷德•伯格斯滕、第五名尼古拉斯•拉迪(原就职于布鲁金斯学会)和第六名莫里斯•戈德斯坦。以上排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所在研究团队方面的雄厚实力。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聚集人才方面的优势得利于其招揽人才的要求。与其高度专业化的国际经济政策研究相对应,该研究所招收的专家具有以下三个共性:其一,是国际经济问题的资深专家,其二,善长于政策研究而非基础理论研究,其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学者通常存在于其他经济研究型智库、国际金融机构和美联储等部门。因此,以优惠的条件从这些机构吸引人才是该研究所获得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研究团队人才的具体来源来看,弗雷德•伯格斯滕所长本人曾供职于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及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尼古拉斯•拉迪来自布鲁金斯学会。莫里斯•戈德斯坦、西蒙•约翰逊和迈克尔•穆萨曾经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深骨干学者、亚当•波森和埃德•温杜鲁门是来自美联储的著名经济学家。这些学者在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之前都已经是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
最后, 为了增强研究团队的实力和加强与其他机构的人才交流,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设有访问学者接受机制。其研究团队中,有近1/3的研究人员属于访问学者。这些访问学者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声望为其招揽高质量的访问学者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外部人才资源的利用又增强了其研究实力。
就机构预算资金规模来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要远远低于美国其他的著名智库。如表4所示,其年度预算资金大约为950万美元。在美国15个顶级智库中最少。在这些智库中,预算资金最多的是兰德公司,其年度预算高达2.5亿美元,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26倍。然而,兰德公司的常规人员规模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32倍,因此,就人均预算支出而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要大于兰德公司,前者为人均19万美元,后者为16万美元。
表4 美国顶级智库的预算资金规模比较
美国智库排名 | 预算规模排序 | ||
1 | 布鲁金斯学会 | 6070万美元 | 2 |
2 | 对外关系会员会 | 3830万美元 | 4 |
3 |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 2200万美元 | 12 |
4 | 兰德公司 | 25100万美元 | 1 |
5 | 传统基金会 | 4840万美元 | 3 |
6 |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 3450万美元 | 6 |
7 |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 2900万美元 | 9 |
8 | 美国企业研究所 | 2360万美元 | 11 |
9 | 凯托研究所 | 1900万美元 | 13 |
10 | 胡佛研究所 | 3410万美元 | 7 |
11 | 人权观察 | 3550万美元 | 5 |
12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 950万美元 | 15 |
13 | 美国和平研究所 | 2470万美元 | 10 |
14 | 国家经济研究局 | 2980万美元 | 8 |
15 | 全球发展中心 | 980万美元 | 14 |
从资金层面来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发展受惠于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简称GMF)的支持。该基金会成立于1972年,是美国无党派背景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募款团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赞助。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创立初期,其年度预算基金大约为300万美元,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每年的赞助约占该预算资金的10%。其余资金来自其他机构的赞助,另外,来自国外的赞助约占其资金的15%。进入21世纪后,随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高,其可利用的赞助资金明显增加,在此背景下,其预算资金规模从早期的300万美元增加到近1000万美元。赞助者主要包括慈善团体、私人企业及个人。另外,研究所的出版收入和投资基金收益也构成了一部分收入来源。
值得强调的是,在预算资金来源方面,为了避免资金赞助者对研究取向和研究内容的影响,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不接受对具体研究项目的赞助,只接受对研究所整体研究的赞助,这一原则有助于该研究所维持中立和客观的办所方针。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是专门从事国际经济领域研究的智库,这一定位决定了该研究所必须重视国际交流和合作。如表1所示,该研究所的研究范围涉及国别研究、区域研究和全球经济研究,这些研究内容不仅要求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熟悉其它国家、其它区域的情况,而且还要求该研究所加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这是提高研究所研究质量和可信度的必要条件之一。正是基于这一需要,从创办之日起,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就一直遵循着国际化的办所方针。这一方针不仅体现在其研究内容中,而且也体现在其组织结构中。具体而言,这一方针的贯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内容来看,主张国际交流与合作构成了其基本基调之一。在经济和政治理念方面,该研究所主张世界各国采取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而且,该研究所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是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和全球金融合作机制。
第二,为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董事会和顾问委员会中收纳了一部分外国成员。董事会包括一些外国商界的高官,欧洲的成员包括德国、法国、瑞典和波兰等国家的代表,来自亚洲的成员包括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恒隆地产有限公司主席陈启宗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等人。在顾问委员会中,东亚地区的委员有中国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和日本学者伊藤隆敏等人。
第三,为了加强研究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该研究所专门设置了接收外国访问学者的人员交流机制,每年接受若干名来自外国的访问学者。从以往接受国外访问学者的情况来看,其成员主要来自欧洲国家,来自亚洲国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主要局限于日本和韩国。
本文在前面部分反复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是一个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智库。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将具体用一些数据验证这一结论。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数据表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政策决策和媒体的影响方面。
美国共有1777家智库,在这些智库的排名中,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名列第12位。如前所述,从资金预算规模和研究团队规模来看,该智库属于小型智库,但是从其排名来看,该研究所属于美国顶端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之所以能够跻身于顶端智库之列是因为该智库对政策决策和媒体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它大型综合性智库。
表5反映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全球智库中的排名情况,该排名的比较范围是全球5465家智库。表5是该研究所在不同研究领域和不同方面的排名名次。相关排名包括14个项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获得了其中5个项目的顶端名次。在创新意识与战略一项中,该研究所与布鲁金斯学会并列第一。在国际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导向性和最佳媒体利用三项中获得第二, 在国内经济政策一项中获得第10名。从这些排名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是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顶端智库。第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国内经济政策研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三,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优势集中在创新意识、公共政策导向和媒体利用三个方面。
表5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排名(按领域和特长排名)
国内经济政策 | 10 |
国际经济政策 | 2 |
创新意识与战略 | 1 |
公共政策导向性 | 2 |
最佳媒体利用 | 2 |
*在全球5465家智库中的排名。
表6 美国主要智库研究成果引用次数比较
1997-2002年 | 1997-2005年 | |||||
名次 | 引用次数 | 被引用经济学家数 | 人均引用次数 | 名次 | 引用次数 | |
1 | 1244 | 37 | 3 3.6 | 1 | 2180 |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 2 | 771 | 12 | 64.3 | 2 | 1621 |
美国企业研究所 | 3 | 624 | 19 | 32.8 | 3 | 1351 |
凯托研究所 | 4 | 341 | 22 | 15.5 | 4 | 873 |
经济政策研究所 | 5 | 265 | 16 | 16.6 | 6 | 634 |
胡佛研究所 | 6 | 257 | 51 | 5.0 | 5 | 658 |
传统基金会 | 7 | 227 | 16 | 14.2 | 8 | 548 |
城市研究所 | 8 | 194 | 15 | 12.9 | 7 | 577 |
预算与政策优先中心 | 9 | 181 | 13 | 13.9 | 9 | 421 |
国家政策分析中心 | 10 | 106 | 12 | 8.8 | 16 | 220 |
①1997-2002年的数据: Posen, Adam. “Think Tanks: Who’s Hot And Who’s Not”,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Fall 2002.
②1997-2005年的数据: Trimbath, Susanne. “Think tanks: who's hot and who's not: the latest TIE study comparing economic think tank visibility in the media. The hot economists and hot topics” ,International Economy,Summer, 2005.
反映智库影响力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是研究成果的引用次数。表6是美国智库经济学家研究成果引用次数的比较。从该数据可以看出,在全美智库引用次数中,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位于第二,仅次于布鲁金斯学会。从1997年到2002年的5年中,布鲁金斯学会的引用次数为1244次,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为771次。然而,同一时期,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人均经济学家引用次数高达64.3次,名列第一,远远超过布鲁金斯学会的33.6次。以上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全美智库中的重要地位。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属于美国智库中的“轻骑兵”。一个只有50名左右员工的研究团队跻身于全球顶端智库之列,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该研究所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与其办所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色可以概括为:吸收全球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顶级经济学家,借助媒体报道、出席国会听证会议和举办各种学术会议等形式,对全球最重要和最敏感的国际经济问题展开深度分析,用其敏锐的分析和超前的理念影响政府决策和舆论。这些特色构成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立身之本。
如果说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发展经验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那么这些启示可以浓缩为一句话,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换句话说,对智库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人才而不是规模。
摘自《国际著名智库研究》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55770号-1
Beijing TransVentur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地址: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北京市大兴区新源大街25号院恒大未来城7号楼1102室
北京市海淀区西禅寺(华北项目部)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R2-B栋4楼12室
深圳市福田区华能大厦
佛山顺德区北滘工业大道云创空间
汕头市龙湖区泰星路9号壹品湾三区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